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宁夏企业出海弄潮 在“一带一路”舞出风采系列报道② | 宁夏节水光伏技术融合出海 叩响中东农业之门

发布时间:2025-08-26 18:20:00  浏览量:1

8月24日,步入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一束阳光穿过窗户,柔和地照亮了墙上整齐悬挂的数十张专利证书,银色边框闪烁着细腻的光芒。展台上,几段看似普通的黑色软管、几个充满科技感的光伏农业温室模型安静陈列——它们外表朴素,却已在阿拉伯的广袤沙漠中催生一片片生机。

“这是我们的复合渗灌管,能深入沙漠和盐碱地底层,实现精准的水肥输送;那是光伏小屋,把‘节水+光伏’融为一体,哪怕远在千里,也能一键指挥作物‘喝水’、享受阳光。”公司负责人孙兆军介绍,这些诞生于西北干旱地区的技术,如今正扬帆远航,先后在阿曼、埃及、卡塔尔等5个国家“落户”,成为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出海的一张“绿色名片”。

孙兆军在介绍高效智能节水控温光伏温室项目。

宁夏沃之源与沙特阿拉伯的“牵手”,源于一次技术示范的“意外收获”。孙兆军回忆,公司助力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球场建设项目,在“一带一路”、中阿及中东欧合作中崭露头角,推动产品走向国际促进资源循环使用,协助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共签订技术转移协议27.04亿美元,完成15.16亿美元。卡塔尔项目成功后,沙特方面主动伸出橄榄枝,双方在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上正式接洽。2023年,沃之源与沙特海湾龙贸易控股公司达成初步合作;2024年8月6日,双方签署协议,沃之源将联合宁夏大学,把土壤快速改良、风光互补智能控制、特种光伏设施农业装备建造、复合渗灌产品等10项自有技术成套装备引入沙特农业,助力当地应对极端干旱,迈向绿色生产新阶段。

沃之源创新技术收获外籍专家认可。

沙特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惊人地达到3000多毫米,严峻的水资源条件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依托在我国西北旱区锤炼出的技术底蕴,宁夏沃之源针对沙特高温、高盐、缺水的环境,特别推出“智能风光互补节水灌溉系统”。该技术利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提水,借助物联网实现全程智能控制,并将渗灌管埋入地下,直接滋养作物根部,显著减少蒸发与渗漏,光伏智能温室实现节水超35%,节肥率达15.6%,节能70%以上。

除节水灌溉外,企业还自主开发了光伏农业温室建造和温控技术,即便室外高温突破50℃,棚内温度仍可保持在35℃以下,既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也改善劳动条件。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设备能源自给自足,不依赖外部电网,极大增强了在偏远荒漠地区的应用潜力。

“此前,我们的技术早已在埃及、卡塔尔、阿联酋等地历经考验,积累了应对高温等极端环境的丰富经验。”孙兆军介绍,沙特夏季高温长达4个月,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程度更高,但这恰恰凸显了中国技术的适应性和先进性。

技术出海,不仅是硬件输出,更是知识与人才的交流。沃之源采取“双轨”服务模式:既派出专家团队赴当地安装调试、开展示范也着力培训沙特技术人员,推动技术真正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公司和有关研发单位已在国内外建成7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863.6万亩,为23个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才2360人次。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走向深入,宁夏的技术正在更快地走向世界。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开幕在即,沃之源正紧锣密鼓筹备参展,期待借此平台,进一步拓展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我们公司的高效智能节水控温光伏温室技术目前正在研发,在红寺堡柳泉永新村、西夏区昊苑村布局5座光伏温室大棚,该项技术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和区外多个省区的引进,而且迎来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等代表团参观洽谈对接,获得高度认可与明确引进意向,我们未来将继续加速国际化布局。”孙兆军表示,企业将继续深耕绿色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推动更多“中国方案”助力我国和世界旱区农业转型升级。(宁夏日报记者 马雨馨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