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生态头条 | 近危!鸟界“舞王”现身延吉布河

发布时间:2025-08-28 12:09:33  浏览量:2

8月21日清晨,延吉市动物摄影爱好者张文生在布尔哈通河鱼鳞坝西侧拍摄水鸟时,发现了十余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亦称IUCN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的黑尾塍鹬。

图源延吉新闻网,侵删

据了解,鹬鸟家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而在这个家族中,以“塍鹬”为名的鹬鸟,只有两种,分别是黑尾塍鹬和斑尾塍鹬。

黑尾塍鹬是中型涉禽,体长36厘米至44厘米,雌雄相似,嘴、脚、颈皆较长,是一种细高的鸟类。夏季,黑尾塍鹬的头、颈和上胸呈栗棕色,腹白色,胸和两胁具黑褐色横斑,头和后颈具黑褐色纵纹,背具黑色、红褐色和白色斑点,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冬季上体呈灰褐色、下体呈灰色,头、颈、胸呈淡褐色。黑尾塍鹬虽无显著的羽色特征,但通过它长直且微向上翘的嘴、细长的脚和颈以及翼上翼下的白斑点,亦容易辨认。

黑尾塍鹬栖息于平原草地和森林平原地带的沼泽、湿地、湖边和附近的草地与低湿地上,繁殖期和冬季则主要栖息于沿海海滨、泥地平原、河口沙洲以及附近的农田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到内陆淡水和盐水湖泊湿地活动和觅食。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有时偶尔也集成大群。

在我国,黑尾塍鹬大部分是“旅行者”,春季迁徙经过我国到欧亚大陆北部繁殖,越冬于南非、中南半岛等地,往南到澳大利亚,所以我们称它为“旅鸟”。黑尾塍鹬是鸟界优秀的“舞蹈家”,经常成群结队在水上起舞,流线型的身体和细长的脚极具灵活性,舞姿曼妙。

2000年8月,黑尾塍鹬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因该物种分布范围虽广,但数量不多,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近年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黑尾塍鹬面临诸多威胁,例如栖息地破坏、水污染、气候变化等,数量呈现下降趋势,需要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