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来连山,值了!3米巨型狮头震撼开道!全城化为“非遗舞台”

发布时间:2025-08-28 23:33:37  浏览量:1

2025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暨非遗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将于8月29日开幕。作为系列活动之一,连山民族民间艺术大巡游于28日提前上演。来自连山各镇的民间艺术队伍、各文创企业及手工艺人们身着民族服饰,手持特色道具,沿着县城开展民间艺术巡游展演,吸引外地游客、本地市民驻足观看。

2025连山壮家戏水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连山民间艺术巡游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举行。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巡游与非遗民俗文化“零距离”

28日下午,连山突降阵雨,但民间艺术巡游展演热度不减。按照起点连山佛山希望小学,终点连山文化广场的巡游线路,多个民间艺术队伍带来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演。

“队伍最前面的巨型狮头,高约3.2米,长宽均在3米以上。”来自太保镇莲塘村的彭从艺介绍,为参加此次活动,位于村中的狮舞文化产业基地耗时一周赶制了这个巨型狮头,希望通过展示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连山的狮舞文化。

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来自上帅镇的装古事。据表演者介绍,过去遇到好年景,上帅镇陈屋村的村民就会装扮古人故事,以规模盛大的游行活动来庆贺丰收。“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队伍也不断扩大,演变成一个或几个村寨联合组织游演。”据介绍,目前装古事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之前我也曾来连山旅游,但现场观看非遗巡游还是第一次,感觉非常震撼,很有民族特色!”来自东莞的黄先生表示,此次巡游演出接地气,现场与非遗民俗文化“零距离”,让他对连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和感受。

民间艺术巡游吸引众多游客、市民驻足观看。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的民族民间艺术大巡游与往年同样精彩,20余个表演队伍将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除了舞火狮、舞火蛇、装古事等节目外,还包括狼牙旗队、铜鼓队、小长鼓舞队等民间艺术巡游展演,展现连山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将各地“村晚”搬上文化大舞台

一步一鼓点,一步一传承。来自各镇的民间艺术巡游队伍抵达连山文化广场后,列队集合。在这个冠以文化广场的大舞台上,集中展示连山民间文化的魅力。

59岁的黄振盈是清远市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舞龟鹿鹤的传承人。“舞了几十年了,从过去的稻草扎的动物,到如今用塑料布纺成的龟鹿鹤,道具更新更鲜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和民族团结的向往没有变化。”黄振盈表示,这个舞蹈以龟鹿鹤为主要角色,通过仙翁、灵童、玉女与灵兽间的和谐共处贯穿始终,突显家庭美满、社会和谐之意。

舞龟鹿鹤展演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作为器乐表演,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八音带来与众不同的“听觉盛宴”。唢呐、皮鼓、小钹、中钹、小锣、沙锣、牛角等吹打器乐响起,仿佛将游客们带入民族地区婚礼、乔迁等生活场景。

此外,还有来自福堂镇的壮族八音、吉田镇的舞龙灯、永和镇的舞春牛、禾洞镇的舞香火龙、太保镇的舞火狮……将各镇“村晚”搬上文化大舞台,构成“四季村晚”夏季展示活动的精彩瞬间。

据主办方介绍,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连山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启动实施非遗传承人申报、非遗项目审批、保护和挖掘、人才培养等工作,并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富民兴村产业深度融合。

最为典型的便是以舞火狮为代表的狮舞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莲塘村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融合特色村镇。“以这颗巨型狮头为例,市场价格在2万至3万元,以狮舞为核心的狮头产品成为村民村集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彭从艺说道。

成果“农文旅体康”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民族民间艺术巡游展演的同时,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成果展示活动在县融媒体中心举办并现场宣布:“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建设各阶段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成功打造了一大批标准化特色品牌

连山“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成果展示活动暨工作推进会活动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当前,连山正全力推进现代农业、文创旅游、民族体育、休闲康养融合发展。以文创旅游为例,29日开幕的“七月香”壮家戏水活动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活动。据主办方介绍,从最初的民间祈福到如今的综合性文化盛会,从本地群众的“文化盛宴”到湾区游客的“火热选择”,“七月香”壮家戏水活动已从民间祈福、沐浴戏水演变为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民族团结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品牌,成为连山狠抓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

除了文创旅游之外,连山“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建设还聚焦不同领域打造标准化特色品牌。

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有序推进“连山大米”标准化管理,推动“连山大米”向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龙头企业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

在推动体育赛事产业发展方面,将越野赛打造成展示连山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

在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制定山苍子产品特色标准,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山苍子药枕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方面,在全省率先制定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服务规范。

连山民族特色的文创旅游相关产品展示。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摄

以“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连山样板”。在成果展示活动现场,连山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在县域内串点成线,也要主动对接周边地区,推动标准互认、资源互通,让试点成果从“一地之效”升级为“区域之益”。

清远发布编辑部

统筹:樊乾 彭勇珍

记者:樊乾 何帆 吴畏 曹成飞

编辑:谭清梅

校对:肖阳

二审:周东辉

三审:卓小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