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2025数博会】当苗绣遇见AI,非遗技艺驶入数字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8-30 18:05:53  浏览量:1

“哇,我好像真的站在苗寨的绣坊里!”8月28日,头戴VR眼镜的李女士忍不住伸出手,试图触摸虚拟空间中飘动的绣线。在她眼前,苗绣中蝴蝶妈妈的故事正以三维动画缓缓展开,纹样背后的文化记忆变得可触可感。这是2025数博会舞水云台公司展区中最热闹的一幕——不少市民排队等待体验“元宇宙苗绣工坊”,透过科技穿越时空,邂逅非遗。

“只需一分钟,AI能生成30到50款苗绣纹样,经过设计师优化,两天就能出设计初稿。”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龙宇指着大屏幕上的AI设计平台介绍。过去,完成一件苗绣服饰的设计需耗时14天,如今效率提升700%,成本大幅降低。

龙宇透露,公司已与贵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惠州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苗绣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苗绣不仅是古老技艺,更可以通过AI成为现代设计师的‘灵感库’。”

“苗绣中的蝴蝶纹样有何含义?常用在苗族盛装的哪个部位?”在VR体验中,这些问题伴随沉浸式叙事一一解答。体验者不仅可以“走进”虚拟绣房,还能聆听纹样背后的民族故事。这种融合视觉、听觉的交互体验,吸引不少年轻人驻足尝试。

成立于2006年的舞水云台,取名自施秉县的舞阳河与云台山,多年来致力于整合当地手工艺人资源推广苗绣。龙宇坦言,随着社会变迁,苗绣从日常生活技能逐渐转变为商品与产业,如何让年轻一代接棒传承成为关键挑战。“如果不借助数字科技,苗绣或许只能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

因此,公司投入研发“苗绣AI创意大模型”1.0版本,将传统纹样数据化、算法化,构建起苗绣图案数据库与智能生成系统。AI不仅加速设计流程,更打通了非遗技艺从文化符号到商业应用的道路。目前生成的数字纹样已应用于服装、文创产品乃至数字藏品领域。

“这次参展,希望有更多的品牌方,更多的合作伙伴,看到我们大数据创新苗绣工艺的手段后,和我们达成合作,不管是订单还是研发设计,甚至研学企业、数字资产等。”龙宇表示。

从深山绣娘手中的针线,到AI算法中的数字脉络,舞水云台的此次亮相,清晰地展现了传统非遗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的决心。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令人惊艳的视听体验,更是一份关于如何让古老文明与现代产业共荣、让民族文化与时代脉搏同频的“贵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