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展览】:隆盛庄四脚龙舞
发布时间:2025-08-30 21:25:56 浏览量:2
四脚腾云承古韵
龙舞摆尾振新风
《隆盛庄四脚龙舞》是在2006年成功申报入选丰镇市级非遗项目;2007年6月成功申报入选乌兰察布市级非遗项目;2009年成功申报入选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2013年四脚龙舞参加乌兰察布文化局非 遗纪念日活动表演。2015年四脚龙舞模型作品参加内蒙古展览馆《自治区非遗保护十周年展览会》。2018年四脚龙舞参加中国南宁(武鸣区)全国舞龙大赛暨中国优秀民间文艺“山花奖”初评活动。荣获终评参赛证书。
01
四脚龙舞非遗项目简介
隆盛庄四脚龙舞这一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朝末年(1628年),至今已有396年的历史,以蒙汉交界地区隆盛庄明长城为历史见证,以隆盛庄管辖地大四美庄村巴总营城堡为历史依据。“先有四美庄,后有隆盛庄”,四美庄巴总营城堡建于明朝末年,在清朝推反明朝政治变革之际,四美庄巴总营为清代朝廷管辖反明政治犯监狱,进入清代初年受管制的政治犯,为了达到反清复明目的,以节日文化娱乐和舞龙表演,全国比赛为方式。组建训练超高技艺的舞龙队。龙头、龙身、龙脚、龙尾、装有暗器,步阵八挂莲花阵以舞龙为名,暗算清政府制造反击。为此,四脚龙舞保留了蒙汉交界地区“明朝兵营布兵”八挂莲花阵反击战术的舞龙,和清代民间信仰求神祈雨为特点民间传统舞蹈,是研究蒙汉交界地区古镇隆盛庄正月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节民间传统文化重要依据,在民俗学是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中华五千年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隆盛庄四脚龙舞2018年参加中国(南宁)武鸣区全国舞龙大赛暨全国优秀民间文艺“山花奖”初评活动中可以显示出它的特点,与全国舞龙有不同之处。隆盛庄舞龙有腿脚,而其它省市的舞龙都是蛇龙,做杂技表演。而隆盛庄舞龙以构思精巧、造型扑实、形态多姿的舞龙表演艺术套路,体现出了丰富文化内涵,冬眠刚睡醒的真龙从水面爬出。这是隆盛庄人对龙的信仰,有着深刻思想内在关系。证明舞龙在民众生活中占用特殊地位,有着深厚的思想感情作用所在。除专业舞龙队员外,不会舞者,也以举举龙头为荣,以图吉祥之意,一年百顺,行成习俗。
02
四脚龙舞传承人概况
目前四脚龙舞这一项目有王明柱、王学岗、仝飞飞三位非遗传承人。
传承人王明柱,喜欢家乡民间文化,受大四美庄大队支书刘双年的影响,开始从事隆盛庄管辖的大四美庄村四脚龙舞,挖掘,整理资料工作,调查,研究工作。2006年在实施非遗保护工作大好机遇里。王明柱在本市文体局业务指导下,取得隆盛庄镇人民政府同意,以隆盛庄镇文化中心站站长的权利和义务,结合恢复现场表演,资料得到有效保存,又经大四美庄全体村民的同意和配合下,开展了多次的恢复现场舞龙活动,2006年——2009年取得丰镇市级、乌兰察布市级、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盛庄四美庄四脚龙舞》,后改为《隆盛庄四脚龙舞》。后经本项目四美庄传承人群体推荐认可,经申报上报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王明柱为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隆庄四脚龙舞是前辈先民在长期的军营文化和农耕生产和生活环境中以民间信仰龙王为民俗,打造出创造性的别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有固定的时间和规范的组织——兴隆社,在每年的正月元宵节日和二月二开展舞龙活动。为此隆盛庄四脚龙舞已成为生活中节庆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独特的造型、多姿风采的舞龙套路、四百多年的历史,将永远成为隆盛庄发展文化产业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