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画廊》系列舞剧海外展演归来受好评,上海体育大学以国标舞讲述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31 10:32:02 浏览量:2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2025”板块,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原创舞剧《人格画廊PERSONALLERY 4.0》近期圆满结束演出,吸引世界观众并拿下“亚洲艺术奖(Asian Art Awards)”提名奖一项。
打磨多年的《人格画廊》系列作品,以国标舞(体育舞蹈)元素为基础,以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亚洲艺术奖评委表示作品融合元素丰富精彩,中华文化表达透彻,舞台表现有张力、形式新颖且具深度。
《人格画廊PERSONALLERY 4.0》在英国爱丁堡市中心WU剧场开展4场演出,吸引了世界各地观众。该系列作品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中国国标舞文艺创作的当代国际化表达。作品通过文化融合、时空把控运用及情感传递与国际观众建立连接,还将苏绣、皮影、绒花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剧情中融会贯通,舞者以肢体语言让传统技艺在当代舞台呈现新面貌,在中式美学中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与心理学。观众评价其“震撼人心”“专业度高”“情感冲击力强”;爱丁堡本土高校的艺术节研究专家指出,该作品为近80年历史的Fringe舞台带来了首次高水准国标舞作品,“沉浸式交互”具有重要意义。
打磨多年的《人格画廊》系列作品,以国标舞(体育舞蹈)元素为基础,以国际化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该系列早在 2019年实验版在英国伦敦上演;2023年,1.0版本入围麓湖环境戏剧周全国前十重点推荐作品;同年2.0版本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共建,并入围上海文广SMG LIVE沉浸式艺术节IMMERSIVE X“摆渡计划”;2024年3.0版本在各方面继续优化升级再上台阶,成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项目,凭借成熟创作框架与对文化融合的探索,经多轮专业评审,4.0版本最终入选今年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2025”板块。
舞剧作品展现了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力与文化风貌。
这部由“中国首个沉浸式国标舞剧场”导演团队创作的作品,以东方美学与当代创新呈现于爱丁堡舞台,展现了中国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力与文化风貌。本项目充分彰显了上海体育大学“体艺融合”复合性人才培养的成果,体现出舞蹈编导育人的核心素养,在“编、演、赛、导”多维度培养上的优良成果,培养了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度契合国家对新时代体育艺术人才的需求。团队秉持“在创作中育人,在育人中创新”的理念,将高水平艺术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引擎。学生在参与从创排到国际巡演的全过程中,实现了从技术精进到艺术理解、从舞台表现到文化担当的锻炼与成长。
作为《人格画廊》系列作品从 1.0 到 4.0 的全程参与者,队长兼演员龚明媛的角色多次转换——从统筹岗位到一线表演,从文字工作到肢体舞蹈。这种经历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馈赠。团队中,台前幕后的默契配合克服了语言、文化差异与高强度排练压力,最终圆满完成演出。
这份荣誉属于集体的智慧与汗水,也让她深刻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龚明媛表示,未来,无论是作为表演者还是组织者,我们都将以新时代爱国精神为旗帜,以“为人民而舞”为使命,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在更多舞台上传递中国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韩春英表示,爱丁堡演出的认可,是对艺术创作及“以舞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肯定,未来将继续深化现有创作与育人模式,打造更多连接传统与现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2025爱丁堡艺术节“聚焦中国”项目,得到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及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馆的支持,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上海体育大学 图片来源:上海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