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智君:与赵志刚离婚14年,独自带女抗病,今59岁仍守着越剧舞台
发布时间:2025-08-31 19:45:04 浏览量:4
在越剧界,孙智君的名字曾与“金童玉女”的传说紧紧相连——她是吕派传人里最像宗师吕瑞英的“小吕瑞英”,前夫是万众瞩目的“越剧王子”赵志刚。可2009年那场离婚后,这对曾让戏迷艳羡的搭档,人生轨迹彻底分叉:赵志刚再婚重组家庭,事业依旧红火;而孙智君带着女儿,在病痛与孤寂里,守着她的越剧舞台。如今14年过去,59岁的她过得怎么样?
从“越剧金童玉女”到劳燕分飞:她为家庭藏起了自己的光芒
1974年,10岁的孙智君被选进上海越剧院学馆时,大概不会想到,这里会埋下她半生的牵绊。学馆里,比她大两岁的赵志刚是最耀眼的男生——面如冠玉,唱腔清亮,两人一起排戏、练嗓,从“同学”慢慢变成了“知己”。
1987年拍《沙漠王子》时,赵志刚在40度的沙漠里摔断了腿,孙智君推掉自己的戏,天天守在片场给他擦药、热饭。戏杀青那天,赵志刚握着她的手说:“以后我的戏,女主角只能是你。”1989年,两人结婚时,上海媒体都称他们是“越剧界的杨过与小龙女”。
可婚后的孙智君,却悄悄把“女主角”的位置让了出来。她本是能挑大梁的吕派花旦,《花中君子》里的陈三两,她演得让香港观众连喊6次谢幕;《第十二夜》的薇奥拉,更是让她拿下“花冠奖”。但为了支持赵志刚,她主动接下配角,把主角机会让给丈夫。
赵志刚有吃夜宵的习惯,不管他排戏到几点,孙智君都守着热粥等他;女儿出生后,她几乎推掉所有外地演出,连同事聚餐都早早离场——“家里孩子要哄,他的戏服要熨”。那些年,赵志刚拿遍“梅花奖”“白玉兰奖”,成了越剧界的顶流,而孙智君的名字,渐渐藏在了“赵志刚妻子”的标签后。
转折出现在2005年。孙智君的慢性心肌炎加重,常常半夜喘不上气,可赵志刚正忙着剧团改革,两人的争吵越来越多。2009年冬天,他们签了离婚协议,女儿跟着孙智君过。有人劝她:“你为他放弃了这么多,值吗?”她只是红着眼眶说:“越剧是我们的缘分,也是我们的劫。”
离婚后的14年:她带着女儿抗病,把日子过成了“独角戏”
离婚后的孙智君,日子过得比戏里还难。女儿刚上初中,正是敏感的年纪,她既要瞒着孩子婚姻的变故,又要应付随时可能发作的心肌炎。有次她半夜病发,怕吵醒女儿,自己裹着被子坐在沙发上,直到天亮才敢去医院。
最苦的时候,她连买菜都要算着钱。以前赵志刚演出多,家里开销不愁;如今她只接少量本地戏,收入锐减。但她从不让女儿受委屈,女儿喜欢画画,她咬牙报了最贵的兴趣班,自己却把化妆品换成了几块钱的蛤蜊油。
可即便这样,她也没离开越剧。剧团排《红楼梦》,缺一个演“贾母”的配角,导演怕她身体吃不消,她却主动请缨:“老戏不能断,我还能唱。”排练时,她常常唱到一半就按住胸口喘气,年轻演员要扶她,她摆摆手:“没事,老毛病了。”
有次演出结束,后台有人议论:“赵老师现在和陈湜搭档,场场满座。”孙智君听见了,只是默默把戏服叠好。后来有人问她恨不恨,她淡淡说:“都过去了。他有他的新戏,我有我的老观众。”
女儿长大后,知道了父母的事,抱着她说:“妈,以后我养你。”孙智君笑着抹泪:“傻孩子,妈还有嗓子,还能唱。”这些年,她收了几个徒弟,把《花中君子》《打金枝》的身段一点点教给她们,“吕派不能断在我手里”。
如今59岁:她依旧守着舞台,活成了越剧里的“风骨”
2023年春天,上海越剧院复排《血染深宫》,邀请孙智君出山演“赵媛媛”。这是她和赵志刚当年的成名作,导演怕她触景生情,她却笑着说:“戏里的恩怨,台上演完就散了。”
演出那天,她穿着当年的戏服,一开口,台下老戏迷就红了眼——59岁的她,嗓音依旧清亮,只是动作慢了些,鞠躬时要扶着桌子。谢幕时,有观众喊:“孙老师,再唱一段《沙漠王子》吧!”她愣了愣,轻声说:“那段戏,留给年轻人唱吧。”
如今的孙智君,住在老弄堂的房子里,阳台种着月季,客厅摆着女儿的画。每天早上,她还是会吊嗓子,只是时间从以前的两小时减到半小时。她偶尔也看赵志刚的新戏,看到精彩处,会给徒弟发消息:“这段唱腔可以学。”
有人问她,这辈子为越剧付出这么多,后悔吗?她指着墙上的剧照——那是20岁的她,穿着戏服笑靥如花。“你看,当年我为它痴,现在为它守,值了。”
舞台上的孙智君,演了一辈子别人的故事;舞台下的她,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出“坚守的戏”。没有鲜花和掌声时,她守着越剧;有了病痛和孤寂时,她依旧守着越剧。或许就像她常说的:“越剧是我的根,不管枝丫往哪长,根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