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伟人是人,不是神;对伟人要敬重,而不是祭拜 许多人都错了

发布时间:2025-08-28 09:27:35  浏览量:1

伟人是神吗?你信不信,有些人真这么觉得。南方天热,一家人聚在屋子里,有时候闲聊会说起:咱们家没有挂祖宗牌位,隔壁倒是供了主席像,每天早晚都点香敬几分钟。你说奇不奇?有人跪,有人摆水果点心,可能比祭祖还虔诚。这事儿其实有点让人琢磨:伟人到底是什么?活着的时候只信自己,不信鬼神,如今却被人供起来,倒成了神。反倒是他老人家自己不信这一套,老把“唯物主义”挂嘴边。

你要真说伟人,有什么值得跪拜的?我觉得,没必要弄得那么玄乎。其实敬重比盲信重要多了。我也不是劝大家破迷信——只不过,人的一生,总归还是走在红尘里,带着三分柔软七分倔强。

话说回来,他当年倒是有一颗极硬的心。刚进二十世纪那会儿,南湖边吹过一阵晚风。大革命失败后,世道乱得跟锅里搅汤一样,流亡、分裂、清算、暗杀,哪一样不能要人的命?朋友散了,亲人离了,革命队伍瘦到能数清每个人脸上的皱纹。屋里点着一盏灯,外头雨下得正紧。大家都低头不语,那人却拍桌一笑,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乐观得有些“拧巴”,可这拧巴,后来硬是变成了底气。很多人挺不过去,他偏偏相信最后胜的肯定是中国。我有时琢磨,也许那时候他心里真的有一团火,跟常人不太一样。

可说到底,他也不是神。运筹帷幄、兜兜转转,终究还是人间烟火气。后来打仗,老百姓日子苦得像烂泥地里的瓜,随时被踩烂。伟人带兵也不是一味冒进,靠那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游击法子,把一盘散沙慢慢捏成钢筋铁骨。你以为他每次都能稳赢?其实战场上也有慌张的时候。撤退时泥裤子沾着露水,夜里睡在羊圈旁,是谁没犯迷糊?但人家会等,等敌人累了才收网;会追,追到人影都消失在晨雾里。有人说他“以一当十”,听着厉害,其实都是里头的那点思路:不抱侥幸,但吃得下苦。有时败仗吃了灰,回头还能找出路,这种扭转乾坤的劲儿,不是神灵附体,是人能顶住眼前那口气。

闲话一句:连“神机妙算”这种词儿,他也不怎么用。有一回打完仗,大家都急着夸“主席英明”,他摆摆手,“你们别神化我,还是踏实点。”

他还是个文人。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玩具,只能凭着好奇心凑近民俗。八岁时,狮子舞热热闹闹进村了,别的小孩光顾着看,他凑过去,却写了句“狮子眼鼓鼓”,沾着饭粒的纸上,歪歪扭扭。当然你要是捡起来看,词不见得很讲究,可十八岁就敢写“孩儿立志出乡关”,这股少年气,谁能学得来?以后再大,每逢碰上大事,总喜欢“弄两句诗”,一边发愁前途,一边写点志气。有的诗是夜里半梦半醒时琢磨出的,有的呢,吃夜饭喝两口酒、窗外下雨时信手拈来。这些诗后来叫做“传世佳作”,那到底是被时代推动,还是个人心里翻腾?可能两者都有点吧,平常人未必能写出来,但世界未必只有一个才子。

你瞧他那手字,也不是规矩练出来的。十四五岁时,跟乡里的哥们一起,在书斋边上写了《商鞅徙木立信论》。后来动荡逃难,路过庙门总要摸摸石碑,试着临摹两笔。说实话,他的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偏偏有种张扬气。他自己说“书为心画”,一挥笔就是自己的调调。不为装饰,只为实用。战争年代,磨得纸薄、砚台掉了边,字却越写越随性,既有“肥笔”,也有细的“游丝”,兴致来了,像蜻蜓点水一样快,每一封号召书、每一份战地电报,都是他一手掌舵。后人称他书法名列前茅,可他本人不爱拿自己跟谁比,宁愿说“够用就好”。

再说到那游泳啊,这是真有劲头。小时候住在湘江边上,水凉水热都下水。人家说冬天别游泳,他偏要下去,泡几十分钟发抖才出来。别人会蛙泳,他偏把仰泳练得跟划小船差不多。等年纪大了,七十多岁还敢往江里扎。旁人都说“老了,别逞能”,他却笑,“身体还行,不试怎么知道?”八十岁那次,下水前医生都脸色又黄,他一进去,先是浮起来,翻一圈,突然像拨开闷头的蒸汽,一下子活了。谁能理解这种劲?或许,这也是支撑他一生的好胜心。

可是,他真正在意的还是身边这些人。小时候瞧得见邻居的苦,后来做事,心里就记着“为人民”。一辈子操心群众,不是虚话——到前线,不光抓大政方针,还会琢磨战士吃饱没有,老百姓受苦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都说好记,其实是他琢磨再三,想的还是“人心不离”。有的官兵死了,别人说没必要大动干戈,他坚持要办追悼会,就是提醒大家,“为人民服务”可不是一句口号。后来这话传开了,变成党里的宗旨。大事小事,他都记着民众;有人吃苦,他会暗暗心疼;见到乡亲受难,有时候眼眶会红。说到底,他不信神,却把人民当“上帝”,把自己都搭进去。或许伟人最大的奢侈,就是这份花在别人身上的心力。

故事讲到这儿,还能继续掰,但人就是这样——你越把他往神坛上抬,反而觉得他离你远了。其实,伟人跟我们一样,吃过苦,笑过闹,顶过压力,活在人间。你要真尊重他,不如在心里种下一颗同样的“敬意”,让真诚的力量影响你一辈子。

供不供在屋里,各家自有各家的道理。但我还是觉得,敬重才比祭拜有滋味。人嘛,总归是人。你说,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