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海韵 散文||散跳维族舞蹈男士的气韵与风骨

发布时间:2025-09-01 14:17:48  浏览量:2

散跳维族舞蹈男士的气韵与风骨

作 者:海 韵

维吾尔族舞蹈的散跳之风,犹如悄然生长的野草,蔓延至许多大中城市广场、公园的角落,形成了一道众人驻足围观的人文风景。它不同于舞台之上聚光灯下精心编排的表演,也不同于游客镜前取悦视觉的刻意摆弄,而是一种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受益大众,肢体语言与多情土地最朴素对话的真实律动。

在双双对对男女散跳的维族舞蹈中,最令人惊艳的,是女士华丽的民族服饰及旋转时裙摆的多姿异彩。同样令人注目和思考的,还有散跳人群中男士的阳刚壮美和藏在律动中的气韵与风骨。

这些男士大多已入中年老年,有的满头白发,承载着激情燃烧岁月的沧桑;有的面颊满皱,刻录下被冽冽风沙反复啃噬的印记;有的身板弓缩,疑似被生活重压渗透出来的艰难;还有的端庄大气,颇有一副舞蹈名家特有的风范。随着舞乐鼓点响起,他们仿佛瞬间充满了无限的能量,双臂挥洒间似有戈壁长风相伴;动作大开大阖毫无做作之态;脚步起落间宛若叩响大地的脉动;沉稳洒脱中带着某种不容侵犯的庄严。他们大汗淋漓没有刻意的欢笑,也不寻求旁观者给予掌声。时而抬头观天如同与祖先对话,时而低头看地似与命运交手。这种舞动不是取悦而是表达,不是消遣而是信仰。

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男士的舞蹈语言中,蕴藏着一部无声的民族史与地方志。舒展的手臂仿佛在诉说西域的辽阔与历史的纵深,沉实厚重的脚步似如对生活重量的有力回应,而旋转与顿挫之间,则透着一股未被现代性完全吞没的刚毅与尊严。它是苦难点滴淬炼出的挥洒,又是岁月百般沉淀后的从容,更是一种在限制中寻找自由的生命实践。他们以身体为笔,以大地为纸,书写着一代代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结构。

这些中老年男士,很多人舞姿中还带着细节上微妙的变化和丝丝韵味,似乎在向舞伴表白:我不是逢场作戏,是我生命动作的提炼与升华;我没有艺术装饰,而是直接从生活中长出来的节奏与形态。正是这种未被过度修饰、仍带着“人间烟火”的舞蹈方式,使得散跳维族舞蹈在民间获得了如此广泛的认同与传播。正是散跳维族舞蹈中男士的这种气韵与风骨,让众多围观者看到的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直观呈现。

也正是这种其他民族舞蹈不具有的男士气韵与风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摇摇舞动。不论什么职业,无论在岗离位,无论年轻年长,也无论维族他族,纷纷融进了散跳方阵。也许,这些散跳维族舞蹈大军,从中读懂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生命态度。更加坚定了在生活负重中保持风度、在岁月庸常中活出气派的自信感、自豪感。因为这种舞蹈形式没有苛刻的技术门槛,没有年龄大小的限制,也没有只能给她跳不能给他跳的硬性规定。只要你愿意、有时间,就可以踏入这个用节奏和身体构筑的共同体,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一个民族的文化脉搏。

总之,维吾尔族舞蹈能够跨越时空、跨越地域,在城市广场、公园里生生不息地蔓延,不是因为它被纳入非遗名录或被列为表演项目,而是因为它始终与“人”相关。与男性的自尊、与群体的记忆、与日常的欢愉、与苦难的争斗紧密相连。它向大众证明:真正的传承从不止于形式上的复制,更在于精神上的接力。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也往往不在高堂华屋之下,而是散落在每一个清晨的希望、每一个黄昏的幸福之中,这是不死的身体记忆,是携带着民族基因的律动,是穿越历史风沙依然鲜活的生命之舞。

简介 : 吕德宏,网名:海韵,山东人,曾三次入军校学习深造,戎装42年,大校军衔。早年从事军队新闻报道,文章多见于军地报端。后转为军事理论研究,岀版、发表学术专著、论文200余部、篇,多次获得军队级大奖。2017年退休后研读文学名著名篇并用心习作,刊发诗歌、散文、歌词100余首、篇。先后参加“词曲中国”、“感动中国”原创歌曲大赛12次,其中8次获金奖、2次获银奖、2次获铜奖。作品《石匠》《天下父母》《幸福谣》《老班长啊我想你》等,深受专家、同行、听众好评。喜欢文字、喜欢创作、喜欢音乐。现为海南省网络文学作协会员,“中国音著协”会员,两个文学平台签约作家,腾讯注册音乐人,QQ音乐入驻歌手。上传发行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全民K歌等平台原创歌曲12首,翻唱经典、流行歌曲公开作品300余首。手机剪辑的作品、操作AI演唱的歌曲,多次在不同的平台获得奖项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