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互为搬不走的邻居,实现“龙象共舞”,是双方正确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5-09-01 20:30:11 浏览量:2
莫迪访华标志着中印关系从“对抗”转向“务实合作”,双方在经贸、边境管控及多边框架下达成有限共识。
8月31日至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这是莫迪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对华正式访问,也是2020年边境冲突后两国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访华期间,莫迪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推动中印关系缓和,达成边境管控、经贸合作等多项共识,并强调双边合作的重要性。
“龙象共舞”是中国和印度为促进友好合作提出的理念,两国都是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其中“龙”象征中国,“象”代表印度。该理念不仅是两国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两个总人口超28亿的大国对亚洲与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中印合作能为全球南方国家树立联合自强的典范,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平的多极化方向发展。
1949年12月30日,印度承认新中国。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中印拥有2000公里未完全划定的边界,地理相邻性决定了双方必须长期共存。尽管存在边界争议,但两国在经贸、多边机制(如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中保持合作。在边境分歧背景下,双方坚持对话管控争端,避免冲突消耗发展机遇,防止局部摩擦破坏整体关系。中印关系的走向直接影响南亚、东南亚乃至印太地区的和平。
中国和印度通过“龙象共舞”理念推动相互成就的伙伴关系,避免对抗消耗,为和平发展注入稳定性。
两国经贸关系是亚洲供应链稳定的核心纽带,也是全球增长格局中不可替代的互补力量。中国连续多年位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38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首次超越美印贸易规模。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矿产品、原料和化工产品等。
莫迪此次访华,中印双方在经济领域达成多项务实成果,主要聚焦于缓解贸易摩擦、恢复经贸合作机制及探索新增长点,达成主要成果有以下四点:
第一、恢复直航与签证便利
双方同意尽快恢复直航航班,修订民航协定,并为旅游、商务、媒体等人员提供签证便利。
第二、重启边境贸易
重开中印边境传统集市(如乃堆拉山口),促进边民互市贸易。
中印经贸合作不仅推动两国发展,更对稳定全球供应链、促进南南合作具有战略意义。
第三、经贸合作机制
探讨重启政府间对话机制,为经贸与投资流动提供具体便利。
第四、应对美国关税压力
印度通过扩大对华出口部分受美国关税冲击的商品(如纺织品、钢铁),缓解其经济压力。
当前“龙象共舞”仍受制于印度“既要经济红利又拒让核心利益”的矛盾心态,而中国更强调“平等互信”原则。若印度持续施压单边让步,合作空间将难以实质性扩大。莫迪访华虽未涉及重大投资协议,但通过务实措施为双边经贸关系“止损”,并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总之,中印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的关系回暖,标志着双方正将“龙象共舞”从理念转向实践。若中印携手共舞,将推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群体迈向复兴,重塑亚洲世纪格局。
中印关系不仅关乎28亿人口的共同发展,更对亚洲稳定、多极化世界格局及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