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康万生:京剧舞台上的铁嗓传奇

发布时间:2025-09-01 23:00:13  浏览量:2

人们常说,千生万旦一净难求,这就是说,好老生好旦角好得,但好花脸特别难得,如今时代,花脸界一“裘”独大,“婉约”争锋,能够听得到花脸“洪钟大吕”“气势恢宏”的已经不多,无疑康万生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1946 年,康万生出生于吉林省,原籍河北省香河县。6 岁时,他跟随家人定居天津,这座充满艺术氛围的城市,成为了他京剧梦想的摇篮。天津作为曲艺之乡,街头巷尾时常飘荡着悠扬的戏曲声,年幼的康万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小学时,每天经过新开路的遥吟京剧社,那里传出的京剧唱腔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让他忍不住驻足聆听。正是从那时起,康万生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颗成为京剧艺术家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1957 年,年仅 11 岁的康万生凭借着对京剧的热爱和过人的天赋,成功考入小红花儿童艺术剧院。在剧院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京剧知识,接受专业的训练,先后受教于刘少峰、张福昆、夏韵龙、王正屏和李长春等多位名师。1959 年,他再次凭借努力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主攻花脸。进入戏校后,康万生的京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入学时,他年龄小、个头矮,在众多考生中并不起眼。第一次报考天津戏校时,因为过于稚嫩,他遭遇了失败。但这次挫折并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学戏的决心。此后,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沉浸在京剧的世界里,琢磨唱腔、练习身段。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报考时,他终于顺利考入天津戏校。入校仅 40 天,他就凭借出色的表现参加了汇报演出,从此踏上了京剧舞台的征程。

康万生演包拯

1967 年,康万生从天津市戏曲学校毕业。然而,由于 “运动” 的影响,他未能如预期般进入剧团,而是被分配到自行车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但康万生心中对京剧的热爱从未熄灭,即使身处工厂,他也时刻关注着京剧的动态,利用业余时间练习基本功。1970 年,他毅然选择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在部队的舞台上,他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力求做到完美。1974 年,康万生回到地方,在红旗自行车厂继续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京剧艺术的追求,一有机会就会参加业余演出,保持自己的艺术状态。

1978 年,对于康万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终于迎来了重返京剧舞台的机会,被调入京剧三团。回到心心念念的剧团,康万生如鱼得水,先后排演了《赤桑镇》《探阴山》《包公辞朝》等经典剧目。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嗓音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逐渐在京剧界崭露头角。1978 年,在天津市青少年基本功汇报演出中,他凭借《赤桑镇》一剧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

方荣翔(中)与徒弟邓沐玮康万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1979 年,康万生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为师。方荣翔是裘盛戎的得意弟子,在裘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拜师后,康万生得到了方荣翔的悉心指导,深入学习裘派艺术的精髓。同时,他还向京剧名家夏韵龙、王正屏、李长春等学习,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表演风格。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康万生的演技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演唱既有裘盛戎的神韵和气质,又融合了金少山那种黄钟大吕的气度,嗓音高亢洪亮,演唱时气贯山河,犹如飞瀑拍岸,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艺术生涯中,康万生获得了众多荣誉。1986 年,在天津市首届戏剧节中,他凭借《包公辞朝》一剧荣获 “优秀主演奖”,展现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深厚功底。1993 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他获得提名奖,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京剧界的地位和影响力。1995 年,康万生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表演京剧《铡美案》选段,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他的风采。此后,他还多次参加包括在怀仁堂举办的新年京剧晚会、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等重要演出,受到高层领导人的接见。

除了在国内舞台上大放异彩,康万生还积极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1989 年至 1993 年期间,他多次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海外的舞台上,他以精湛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2006 年,他首次走出国门,参加洛杉矶票界联合两岸京剧名伶名票演出《秦香莲》,进一步提升了京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康万生演《大探二》

康万生常演的剧目众多,如《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铡美案》《锁五龙》《铡包勉》《遇皇后 打龙袍》等。每一部剧目他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展现得入木三分。在《铡美案》中,他饰演的包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那一句句高亢激昂的唱腔,唱出了包拯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让观众仿佛看到了一位不畏强权、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在《锁五龙》中,他又将单雄信的豪迈与悲壮演绎得动人心弦,通过独特的唱腔和表演,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单雄信的英雄气概和无奈命运。

在个人生活方面,康万生也经历了许多波折。1974 年,他在自行车厂工作时,经友人介绍结识了宋美福,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于 1975 年结婚。婚后,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共同孕育了女儿康德颖。然而,1994 年,宋美福突发脑栓塞,失去了自理能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康万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想要陪伴在她身边照顾她;另一方面,他又割舍不下心爱的京剧舞台和热情的观众。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让女儿辞职照顾母亲,自己继续出去唱戏养家的决定。尽管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但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生计,同时也能继续为京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宋美福深知丈夫对京剧的热爱,也全力支持他的决定。在家庭的支持下,康万生在京剧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用精彩的表演回报观众的厚爱。

裘韵生远

在京剧传承方面,康万生也不遗余力。他深知京剧艺术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因此非常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京剧人才。他收徒众多,对每一位徒弟都悉心教导,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他们。2019 年,他新收的三位入室弟子郭新春、江晗和王美青,在他的教导下,艺术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不仅在表演技巧上给予徒弟们指导,还注重培养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他常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 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也都努力学习,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康万生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他的每一次演出,都像是一场艺术的盛宴,让观众沉浸在京剧的魅力之中。他那雄浑的嗓音、精湛的表演,依然能够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心。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京剧艺术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也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为传承和发展京剧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康万生的艺术人生,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京剧人不断前行,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