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跨越山海心相印 粤喀同心谱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02 12:10:38 浏览量:1
跨越山海心相印 粤喀同心谱华章
——广东省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一批批援疆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一件件惠民实事温暖人心……自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第十批广东援疆干部人才自2023年4月进疆以来,始终秉持“进疆有目标、在疆有作为、离疆有成果”的信念,持续深入推进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粤喀两地携手绘就了一幅守望相助、协同发展的时代画卷。
喀什城市建设风貌。丁民 摄
双向赋能产业援疆 双向赋能
在伽师县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内,分拣工人们正熟练地对新梅进行精细化分拣包装,这些优质果品即将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这个由广东援疆支持建设的产业园已引进京东、汇源、百果园等25家知名企业,研发生产22种精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全产业链带动就业15万余人。
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冷链物流仓。(资料图)
广东创新实施“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推动两地名特优新产品双向流通,变“单向支援”为“双向合作”。该工程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效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畅通产销渠道。目前已有11个线上主题馆投入运营、7个线下体验馆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各类品牌推广活动成效显著。
疏附木亚格杏等品牌全网曝光量达亿级;伽师新梅品牌价值达38.06亿元,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40位,品牌发展力位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粤新特色优势产品双边购销金额已超1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广东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23.1%,增速领先东盟、欧盟等主要市场。
6月16日,2025年疏附县特色产品(木亚格杏)宣传推广活动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启动。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吾乐 摄
在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游客们正围观工匠制作热瓦甫。在广东援疆支持下,乐器村不仅保留了非遗技艺,还新增民宿、演艺等业态,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直飞航线、冷链专列、旅游专列等有效助力产业帮扶,广东援疆还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举措,帮助受援地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民族乐器展示。疏附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医疗援疆 情暖民心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伽师县15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启用;疏附县乡镇卫生院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建成79所村卫生室精品“中医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广东医疗援疆持续发力,“广东名医进疆工程”“消结行”“科普行”等惠民项目落地生根。南疆地区日照强烈,白内障等眼科疾病高发。2023年7月启动的“粤新光明行”,每年为1000名患者实施免费手术,至今已让3000多人次重见清晰世界。
“AI眼善行·睛彩喀什”公益行活动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启动。(资料图)
近期投入使用的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引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与华为联合研发的眼健康AI筛查系统,用科技守护边疆民族群众的“光明”。在疏附县人民医院,广州援疆专家正在指导医生进行重症超声检查。以往本地医生不敢做的手术,现在都能独立完成了。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投入运营。(资料图)
今年5月,7名公共卫生“小组团式”广州医疗援疆专家进疆开展工作,从疾病监测预警、实验室共建、健康宣教、科研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当地疾病防控能力。这也标志着南疆地区首个疾控系统“院(中心)包科”对口支援模式迈入新阶段。
教育援疆 固本培新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广东援疆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为受援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根基。
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红色文化元素处处可见,现代化设施完备,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多彩。去年,该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这是广州教育帮扶工作结出的又一硕果。
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资料图)
不远处的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今年秋季学期迎接首批新生820人。这座融合“岭南风格”与“科技元素”的校园,由广东援疆投入2.55亿元从无到有支持建设,由广州协和中学全面帮扶托管,开辟了育人模式新赛道,也燃起莘莘学子的求学兴趣。
在伽师县第四中学,由广东援疆教师创设的“周末餐桌故事”,成为学生家里的餐桌上“招牌菜”。一到周末,学生们从学校带回一则简短、意蕴深刻的故事,在餐桌上向家人分享,让家长、孩子之间心贴得更近,也营造学说国家通用语言的浓厚氛围。
在喀什技师学院粤菜学院,“粤菜师傅”林光辉正指导学生们制作干炒牛河,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林光辉所在的粤菜学院,正是广东援疆力量依托喀什技师学院建成的新疆首家粤菜学院。目前,粤菜学院已经开展多期“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据统计,广东援疆通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举办粤菜技能大赛和粤菜美食节、开设粤菜专业班,为本地宾馆、酒店、餐厅培养了超过600名“粤菜师傅”。
“粤菜师傅”正在为学员做示范。(资料图)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雷木果 摄
此外,思政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三类特色示范校建设稳步推进;援疆教师与本地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并肩成长、携手育人;“粤新同上一堂课”平台、名师直播课架起跨越千里的云端教研桥梁;喀什技师学院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闪亮名片;支持喀什大学成功获批教育博士授权点……一个个教育项目落地见效,一批批援疆教师接棒实干,一项项教育成果生动彰显,广东援疆拓宽青少年成才路径,为喀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文化润疆 硕果累累
广东援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民阅读、粤新两地文艺交流为重点,全力打造“广东悦读”“粤艺润疆”品牌。
在喀什古城景区,英歌舞队成为崭新“一景”。广东援疆引进专业英歌舞队,训练本地演艺团队,使英歌舞表演常态化开展,给群众和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岭南醒狮活跃喀什古城,千年潮韵在丝路明珠回响……岭南文化正不断融入喀什群众生活。
广东英歌舞在喀什古城内表演。(资料图)武勇 摄
南国书香节已连续两年落地喀什,累计举办近200场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近十万人次。毕淑敏、马伯庸等名家“大咖”齐齐加盟,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喀什市和广东对口支援县市,“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相继落地,成为弘扬崇文重教传统、传播现代文明的主阵地。海量的电子藏书,AI、VR设备和朗读亭,让阅读变成感官丰富的盛宴。
孩子们在“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尽情体验数字阅读设备。袁瀚 摄
从文化到体育,各族群众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改造提升后的文体广场与小型运动场馆向公众开放;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完成提质升级,成为推广文化的新窗口;粤剧、潮剧潮乐、木偶剧、英歌舞等岭南民俗先后在喀什开展巡回演出,形成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潮乐传承中心落地喀什。(资料图)
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各族青少年的球技,更锤炼出质朴刚健的品格,让跨越千里的友谊生生不息。
广东援疆不断创新载体,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组织5000名喀什青少年赴北京、广东、延安研学;组织港澳大学生、政协委员来喀什交流;促成超30万名粤新青少年线上结对、书信往来……粤喀两地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书写团结奋斗的动人篇章。
喀什地区2025年“石榴籽祖国行”青少年交流活动。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赵腾月 摄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广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15周年,这段跨“粤”山海的深情厚谊,必将化作推动喀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粤喀合作新篇章。
本文来自【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