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品字形汉字全方位趣味解析

发布时间:2025-09-03 19:14:35  浏览量:1

什么是品字形汉字?就是三个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堆成“品”字状的汉字。这类字大多是会意或形声,而且很多和“多”“聚集”有关。这些字往往具有独特的含义,反映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品字形的汉字,它们在视觉上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给人以稳重、坚固之感。

我们来盘一盘这些相对常见的“三胞胎”字吧!

品 (pǐn)

字义:物品、品质、品尝。

构成:三张“口”。东西多了才能比较出品质,人多口杂才能品出味道。

例句:我们品品这茶,三口为品,慢慢喝才出味道。

众(zhòng)

字义:许多、许多人。

构成:三个“人”。这个最直观,人山人海,就是“众人”、“大众”。

例句:周末商场里人山众海,挤得我差点找不到北。

森 (sēn)

字义:树木很多的样子(森林)。

构成:三个“木”。一棵树是“木”,两棵是“林”,三棵以上就是“森”林了!

例句:这公园树真多,都快赶上一片小森林了。

淼 (miǎo)

字义:水势浩大、辽阔的样子(烟波浩淼)。

构成:三个“水”。水多到望不到边,就是这种感觉。

例句:站在海边一看,水天相接,真是烟波浩淼啊!

焱 (yàn)

字义:火花、火焰。

构成:三个“火”。火苗蹭蹭往上冒,形容火势很旺。

例句:烧烤架上的火苗焱焱的,肉串一会儿就熟了。

垚 (yáo)

字义:山高的样子。古人名常用(比如“尧”帝,“垚”为"尧"的异体字)。

构成:三个“土”。土堆得高,自然就成了山。

例句:这山堆得跟垚似的,爬上去累死我了。

犇 (bēn)

字义:同“奔”,奔跑的意思。

构成:三个“牛”。想想一群牛受惊狂奔的场面,简直地动山摇!

例句:一群牛犇过去,地面都在震,太吓人了!

骉 (biāo)

字义:众马奔腾的样子。

构成:三个“马”。万马奔腾的场面,气势磅礴。

例句:电影里万马骉腾的场面,看得我热血沸腾。

羴 (shān)

字义:同“膻”,羊身上的那种臊气。

构成:三个“羊”。一只羊就够味了,三只羊……那味道简直扑面而来!

例句:羊肉串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羴,得配点蒜。

猋 (biāo)

字义:狗奔跑的样子;暴风、旋风。

构成:三个“犬”。一群狗飞奔,快得像一阵风。

例句:那群狗猋得像风一样,追都追不上。

鱻 (xiān)

字义:同“鲜”,新鲜、美味的意思。

构成:三个“鱼”。古代的鱼可是美味和新鲜的代名词,三条鱼,鲜上加鲜!

例句:这鱼刚捞上来,三条鱼摆一起,鱻得不得了!

麤 (cū)

字义:同“粗”,粗糙、粗鲁的意思。

构成:三个“鹿”。鹿群奔跑时会扬起尘土,场面粗糙狂野,引申为“粗”。

例句:他做事太麤了,一点都不细致。

龘 (dá)

字义:龙腾飞的样子。

构成:三个“龍”(龙的繁体)。群龙乱舞,霸气侧漏!

例句:春节舞龙,几条龙龘龘飞腾,太帅了!

雥 (zá)

字义:群鸟。

构成:三个“隹”(zhuī,短尾鸟的总称)。鸟儿开大会。

例句:树上停了一雥鸟,叽叽喳喳开大会呢。

皛 (xiǎo)

字义:皎洁,明亮。

构成:三个“白”。白上加白,亮到发光!

例句:她皮肤皛得发光,是不是偷偷打了光?

惢 (suǒ)

字义:疑虑的样子(如“惢惢”);同“蕊”,花蕊。

构成:三个“心”。心里想法太多,就会多疑,像花蕊一样细小繁多。

例句:你别整天惢惢多疑,放松点不行吗?

劦 (xié)

字义:同“协”,合力、共同。

构成:三个“力”。众人合力,其利断金。

例句:咱们劦力把这事干成,三人成协!

畾 (léi)

字义:同“雷”;古代一种藤筐。

构成:三个“田”。雷声滚滚而过田野。

例句:打雷了,畾得我家的猫直接钻沙发底了。

厵 (yuán)

字义:同“源”,水源、根源。

构成:三个“泉”。泉眼众多的地方,就是水源地。

例句:这地方泉眼多,是条河的厵头。

馫 (xīn)

字义:同“馨”,散布很远的香气。

构成:三个“香”。香飘万里,馋死人了。

例句:妈妈炖的汤馫飘十里,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飍 (xiū)

字义:惊跑的样子。

构成:三个“風”。大风吹,树草动,吓得人或者动物四处跑。

例句:一阵大风飍过来,把我假发都吹飞了!

厽 (lěi)

字义:垒土坯为墙。

构成:三个“厶”(古同“私”,但此处像垒砖形)。垒墙的样子。

例句:他小时候喜欢用泥巴厽小房子,还挺像样。

叒 (ruò)

字义:同“若”,顺遂。

构成:三个“又”(手)。许多手在一起做事,顺利和谐。

例句:大家叒手合作,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孨 (zhuǎn)

字义:谨慎;弱,懦弱。

构成:三个“子”。孩子太多,养起来得小心翼翼,也显得势单力薄。

例句:他家三个孩子,养得特别孨,生怕出事。

歮 (sè)

字义:同“涩”,不光滑、味涩。

构成:三个“止”。走走停停,不顺畅,就是“涩”的感觉。

例句:这柿子没熟,吃起来歮得我嘴都张不开。

舙 (huà)

字义: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构成:三个“舌”。长舌妇×3,是非精本精。

例句:她整天舙来舙去,挑拨离间,烦死了。

譶 (tà)

字义:说话快,叽叽喳喳。

构成:三个“言”。话多且密,语速惊人。

例句:他说话譶得像机关枪,根本插不上嘴。

毳 (cuì)

字义:鸟兽的细毛。

构成:三个“毛”。绒毛聚集在一起。

例句:小鸟刚出生,一身毳毛,软乎乎的。

掱 (pá)

字义:俗称“三只手”,即小偷。

构成:三只“手”。多出来一只手偷东西,生动形象!

例句:小心点,市场里有掱手,专摸人钱包。

瞐 (mò)

字义:美目;目深的样子。

构成:三个“目”。眼睛又大又深邃,美丽动人。

例句:她眼睛瞐瞐有神,一看就是聪明人。

晶 (jīng)

字义:光亮、晶体(如水晶)。

构成:三个“日”。太阳的光芒,或者像星星一样闪亮的东西。

例句:这块水晶晶莹剔透,美得像假的一样(有时假的比真的漂亮)。

磊 (lěi)

字义:石头很多(磊落)。

构成:三个“石”。石头堆在一起,引申为心地光明(like a pile of rocks - solid and honest.)。

例句:他为人光明磊落,从不玩阴的。

姦 (jiān)

字义:同“奸”,邪恶、诈伪。

构成:三个“女”。这是古代的偏见,认为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现代已很少用本字)。

例句:古装剧里总有姦人搞事情,看得人气死。

壵 (zhuàng)

字义:同“壮”,强壮、雄壮。

构成:三个“士”。士是强壮的男人,三个士,超级壮!

例句:三个健身教练站一起,真是壵得不行!

刕 (lí)

字义:姓氏;割。

构成:三个“刀”。这家人姓“刀³”,有点吓人。

例句:他姓刕,叫“三刀”,听起来就很厉害(吓人)。

尛 (mó)

字义:同“麽”,微小。

构成:三个“小”。小的小的小,就是微小。

例句:这蚂蚁尛得几乎看不见,你得用放大镜。

鑫 (xīn)

字义:财富兴盛

构成:三个“金”,堆成金山。

例句:这家百年老店的“鑫”字招牌,象征着世代传承的财富与信誉。

赑(bì)

字义:用力的样子。

构成:三个“贝”叠加象征金钱(贝为古货币)的争夺需耗费力气。

例句:他赑尽全力挤进人群,只为争夺那最后的商机。

……

我们总结一下字义规律吧!是不是发现什么规律了?这些“三胞胎”字简直就是一个“夸张修辞小分队”!

核心规律:

一、数量多,程度深!

一个字根重复三次,就是为了极言其多、其盛、其强。一匹马是马,三匹马(骉)就是万马奔腾;一把火是火,三把火(焱)就是烈焰熊熊。

具体方向:

自然景象:森(树多)、淼(水大)、焱(火旺)、垚(土高)、晶(光亮)……

动物集合:犇(牛跑)、骉(马奔)、羴(羊膻)、鱻(鱼鲜)、雥(鸟群)、龘(龙飞)……

人的行为与特质:众(人多)、品(口多评味)、惢(心多疑虑)、劦(力多协作)、掱(手多偷窃)、姦(女多,古之偏见)、譶(言多快舌)……

状态形容:磊(石多)、皛(白亮)、毳(毛多)、麤(粗糙)、歮(涩滞)……

……

所以,下次看到这种“堆堆字”,基本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它肯定在说,这个东西非常多、非常猛、非常极致! 是不是感觉汉字又好玩又充满智慧?

二、与构成部件的属性直接相关

字的含义几乎完全来源于其基础部件的属性,比如:

与“金”相关:鑫 (xīn) — 财富兴盛(多金);

与“木”相关:森 (sēn) — 树木众多;

与“水”相关:淼 (miǎo) — 水大;

与“火”相关:焱 (yàn) — 火势猛烈;

与“土”相关:垚 (yáo) — 土山高;

与动物相关:犇 (牛跑)、羴 (羊膻)、猋 (狗跑)、鱻 (鱼鲜);

……

三、多为会意字

这些字都属于“六书”中的会意字,即通过部件的组合来表达一个新的含义。看到字形,就能大致猜出它的意思。

四、多数为生僻字或异体字

在当今中国大陆,由于汉字简化、时代变迁等原因,这些字中的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被更简单的字替代(如“犇”用“奔”,“鱻”用“鲜”),或只存在于特定词汇(如“赑屃”)、古文和专业领域中。

另外,品字形汉字的书写规律是什么呢?就是上部居中,也就是顶部部件需扁宽居中,下部左右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