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上,浙音的20位芭蕾舞者这样感动全国
发布时间:2025-09-04 00:18:41 浏览量:4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宇浩
9月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正义必胜》大型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晚会尾声的歌舞《命运与共》中,80多只“和平鸽”以整齐而灵动的舞姿,缓缓展翅,点亮了整个舞台——其中20位舞者,正是来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的学生。与中央芭蕾舞团等国内顶尖院团的艺术家们并肩而立,这群年轻的舞者以专业、真挚、充满感染力的表演,为整场晚会画上圆满句号,也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浙江文艺新生代的力量。
晚会刚结束,“和平鸽”圣洁翩跹的身影仍久久萦绕在观众心中,有网友评论道:“泪目……这种感觉很神奇,感动、温暖,又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潮新闻记者也第一时间连线了浙江音乐学院参演学生代表仲子怡和带队老师武灿。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灯光打下来的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作为中国新青年的责任。”电话那端,仲子怡语气激动却坚定,“我们不仅是跳芭蕾的学生,更是历史的讲述者、和平的传递者。”
作为尾声段落《和平颂》中“鸽群”的一员,她与同学们肩负的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不仅是荣耀,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重量。”
带队教师武灿在采访中坦言,从接受任务到正式演出,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同学们经历了“从身体到心灵的全面蜕变”。
“最开始,孩子们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紧张——动作是否标准、队形是否整齐、节奏是否准确。”武灿老师说,“但在与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辈们共同排练的过程中,她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表演,是‘以身体书写历史’。”
6月下旬,这支浙音的“小分队”就到了北京,一直到正式演出当天,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练功服湿了又干、舞鞋磨破一双又一双,最难的是80多人的大群舞,如何做到动作的整齐划一,“整个舞蹈的排练过程,就跟阅兵仪式的排练一样,大家一遍遍反复抠细节。”
仲子怡也分享了她对“和平鸽”角色的理解:“我们穿的不仅是舞蹈裙,更是一种象征。和平鸽是和解与安宁的化身,也代表着爱与希望,所以在跳舞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象,自己用双手托起的是人类最朴素的共同愿望——和平。”她表示,在排练期间,同学们也会自发地去了解抗战历史、阅读相关书籍,“只有内心真正装着历史,舞蹈才不会浮于表面。”
这种从“技”到“艺”再到“心”的转变,也正是晚会总导演韩真、周莉亚等艺术家对这群年轻舞者的期待。她们不仅要完成高难度的芭蕾语汇,更要真正理解并化身“和平使者”,同时叩问内心“我们为何而舞?”
她们必须理解,每一次舒展的手臂,不仅是芭蕾的语汇,更是对和平的拥抱;每一次轻盈的跳跃,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英烈的告慰。
在这场高规格的国家级演出背后,是浙江音乐学院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舞蹈学院院长徐颃亲自统筹全程,从演员选拔、曲目排练到进京合成,学校多个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孩子们“专业有指导、生活有关怀、安全有保障”。
随着晚会圆满落幕,浙音20名学子的使命暂告一段落,但她们所带来的感动与思考却远未结束。正如仲子怡所说:“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芭蕾不只是美的艺术,它也可以承载历史、表达信念。”
浙江音乐学院也通过这次演出,再次体现了其“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推向国家级舞台,在与顶尖院团的合作中锤炼技艺、升华思想。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课”。
足尖轻轻落下,和平鸽羽翼收拢,但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应、对艺术的敬畏、对和平的守望,才刚刚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