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算再难,也别在子女面前做这5件事,不是见外,是智慧
发布时间:2025-07-29 04:12:25 浏览量:1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人父母的我们,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心。
小时候盼着他们上个好学校,长大了希望他们找个好工作,等他们成家立业了,又盼着他们小日子越过越好。
真等孩子成家立业了,却发现孩子跟我们越来越生分了。
越想跟儿女拉近乎,儿女却离你越远。
看看身边那些和儿女相处融洽、家庭和睦的老人,发现他们跟儿女相处藏着很多智慧。
钱财这东西,最能试出人心。
人老了,手里的钱财就是养老的靠山,应急的底气。
病了自己掏钱看病,不用看子女脸色;天冷了自己买件棉衣不用等子女想起。这钱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老了腰板儿才能挺直。
邻居老李头,把一辈子的积蓄30万拿出来给儿子换了大房子。结果他突然心梗要用钱看病的时候,儿子儿媳却拿不出来钱,最后还是闺女给凑的钱,想想都让人心寒。
手里的钱财不要早早亮出来,不是防着儿女,而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真到了动不了那天,有钱才有底气,儿女也少些为难!
两代人有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强行住在一起,只会消磨感情激化矛盾。
我大姐退休后搬去跟儿子儿媳一起住,结果住了半年,自己搬出来了。
她说孩子们习惯熬夜,她习惯早睡;孩子们喜欢重口味、喜欢点外卖,她觉得不健康看不惯。周末他们一觉能睡到中午,喊他们起来吃个早餐他们就不乐意。
一件件的小事,积累多了也成了心中怨气,最终气不过,她搬了出去。不在一起住了,反而感情变得好了。
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最好,眼不见心不烦,他们需要了你就出现,不需要的时候咱就在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年纪大了,身体有点头疼脑热,风湿腰腿痛的,都很正常的。
不要总是把这些身体的小毛病在儿女面前反复念叨,儿女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工作的事、辅导孩子作业,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
最好的做法就是小病咱就自己扛着,身体力行的时候,能自己去医院尽量就自己去医院。
不要提前消磨儿女的感情,万一有一天真的动不了的时候,才是需要儿女的时候。
这点我深有体会,以前总爱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挂在嘴边。
对着我儿子说:“当年为了你上大学,我和你爸省吃俭用过日子”;“当年你肺炎住院,我在床前守了你三天三夜......”
说多了,儿子就烦了,反问我道:“这些都是我造成的吗?”以至于后来儿子总躲着我,不想听我唠叨。
我忽然醒悟,我以为的心里话,在儿子听来就是索要感情债。
仔细想想也是,哪个父母没有为子女付出过?孝顺的子女自然会记到心里,不然,你说再多也也没有用。
不如多看看眼前,今天儿女给你买了新衣服,你要夸好看;给你买了吃的,你要开心接受。
日子总是要往前过的,放下过去,也是放过自己。
人老了,都爱盼着团圆,家里热闹点,三天两头都打电话叫子女回家吃饭。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的很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车贷房贷更是压得透不过来气。他们白天在单位忙的像陀螺,晚上回家还得辅导孩子作业。
你天天盼着他们来,他们真没那个精力。
同事老王独自一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天打无数个电话给女儿,女儿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接电话闲聊,后来干脆不接老王的电话了。
后来老王报了个老年大学,每天唱唱歌跳跳舞,忙的不亦乐乎,也不再缠着孩子,反倒是孩子一有空就回家看看。
所以,人老了,还是要有自己的生活。
锻炼锻炼身体,养养花草,跟老友下下棋喝喝茶,把日子过得充实点,孩子们也放心。
人们总说,父母与子女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关系。
人老了,与子女相处,说到底就是懂得放手。
年轻的时候,咱们是子女的靠山;老了以后,学会放手,做一个有智慧的老人。
守好自己的老本,与子女保持点距离,小病小痛自己扛,别总翻旧账,也别总缠着孩子陪你。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有智慧、有福气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