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戏台》!从校园舞台到银幕星光 优秀校友展现育人成果
发布时间:2025-09-08 19:11:54 浏览量:1
从校园舞台到银幕星光
优秀校友展现育人成果
一、引言
INTRODUCTION
当聚光灯在银幕上亮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校园里,似乎又飘起了排练厅里那些飞扬的梦想……
2025年7月25日,由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余少群等担纲主演的电影《戏台》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其中的“思玥”一角是由我校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2019级影视与话剧表演专业毕业生徐卓儿担纲主演。这位从校园舞台走出的青年演员,以灵动的表演和极具张力的银幕表现,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名字。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才华的绽放,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教育这片沃土上结出的璀璨果实。
二、银幕首秀亮眼
在这部备受瞩目的影片中,徐卓儿以细腻的表演与扎实的功底,成功塑造了一位充满矛盾与韧性的女性角色,引发观众热议。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9级影视与话剧表演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徐卓儿的银幕首秀不仅展现了个人艺术才华,更成为我校育人模式结出的又一硕果。在校学习期间,徐卓儿始终保持着对表演艺术的极致追求。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影视与话剧表演专业课程,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项目,展现出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角色塑造能力。这次在电影《戏台》中,徐卓儿饰演的思玥角色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戏剧张力,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她与陈佩斯、黄渤、姜武等实力派演员同台表演,以松弛自然的表演获得业内认可。
三、回馈母校,传递艺术初心
在校的四年,徐卓儿是老师和同学口中“追着艺术跑的女孩”。教室里,她总是全心全意投入表演片断的排练;舞台上,她用心描述角色的灵魂。徐卓儿在各科目的专业学习中,始终以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将全部热情与精力投入表演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中。她的认真态度不仅体现在优异的学业成绩与舞台表现中,更渗透在日常训练、剧目创作与艺术追求的每一个细节里。但对她而言,真正的收获是在一次次话剧排练中揣摩人性的温度,在各种工作坊里激发灵感的火花。徐卓儿在声、台、形、表各专业的深耕,不仅让她在校期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更为其日后的银幕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她的认真与努力,正是对“表演艺术无止境”的最好诠释——在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做到极致,才能最终成就角色的鲜活与真实。这份精神,也将继续伴随她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
“表演是把自己撕开,再放进角色的生命里。”在电影《戏台》中,徐卓儿饰演的思玥角色是一位人物命运充满戏剧冲突的年轻女性。她被时代裹挟着、被强权压迫着,但她的眼神里却透漏出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为了将这一角色演绎得鲜活立体,她在角色塑造过程中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从角色研究到技能学习,从情绪表达到细节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专业演员的执着与匠心。
徐卓儿在《戏台》中的塑造过程,不仅是一次角色演绎,更是一场对自我的艺术修行。她用实践证明:“优秀的表演从来不是天赋的偶然闪现,而是日复一日对细节的较真、对艺术的敬畏。”
五、未来:以艺术为舟
传递青年演员的赤诚与担当
Q1: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有没有某个人、某件事或某次表演、活动经历让您至今印象深刻?它为什么能触动您,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A:对于我个人来说 ,大学四年当中每次的创作和汇报上台的经历都让我印象很深刻 。因为,我的班主任也是表演老师丁老师是一个让我们从道具服装包括人物小传、场景、音乐音效……都要求我们亲力亲为,会给我们非常大的空间去创作的这么一位老师。
当然过程免不了痛苦,但是每一次和同学们和老师们之间的一些碰撞交流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和想法,也让自己的思维更开阔,有了非常大的灵活性。所以真的很怀念在学校的学习时光以及可以跟大家一块儿工作的经历,也非常感谢学院所有老师的教学给了我一个相对扎实的基础。
Q2:首次担任电影的主要角色,与陈佩斯、黄渤等前辈合作,最大的挑战与收获是什么?
A: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压力。因为跟各种行业里面顶尖的前辈影帝们、老师们在一块儿合作真的很怕自己做不好。包括这这部戏是一个我非常陌生的一个领域——以戏曲为主题,在拍摄的时候我十分焦虑和担心。
收获就是有机会可以和这么多这么好的老师前辈们学习,他们在片场私底下都会教给我很多东西,包括拍摄的过程当中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而且会很照顾我的情绪,看到我紧张就会开开玩笑帮助我松弛,也会经常安慰我肯定我给予我一些鼓励。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大家让我收获到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以及接触到了很好的榜样老师们。另外宝贵的收获还有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就像戏中的金啸天、凤老板和侯班主的对戏曲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坚持一样,在戏外,剧组中的老师前辈们也是非常耐心地指导我表演,并帮助我深入了解戏曲文化。这是我首次接触戏曲文化和戏曲人,除了对国粹之美的赞叹外,对那些坚守传统文化的戏曲前辈们,我怀有无限的敬意。
Q3:在电影中,您是如何理解“思玥”这个角色的?
A:思玥其实是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底色是灰暗的。她身处动荡的时局下,既陷生存困境,又遭精神禁锢。她被大帅困在身边,没有自主生活的空间,也无力改变现实处境……戏曲就像她生命中的光,那是她为自己创造的精神避难所,也是她内心的一方小小的净土。她以近乎献祭的方式去追寻、去爱!在她的认知里,她无法想象霸王油彩后面的真相,或是不敢设想那方妆镜之后,不是她魂牵梦萦之人。就像现实中那些深陷执念的人,如果贸然点醒,她的精神世界就坍塌了。
她深爱金老板,痴迷戏曲,更沉醉于戏中霸王的英雄气概。她渴望被拯救,于思玥而言既是心灵寄托,也是精神世界的支柱,哪怕片刻,也足慰平生。我很爱她,也很心疼她……
Q4:从话剧舞台转向电影银幕,您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如何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A:首先我觉得最大的区别还是话剧它是现场的、及时性的,你可以及时的得到观众的反馈。话剧它是有经过彩排,经过不断的磨练成完整的作品时才会呈现给观众,演员的心里会有底气。它的情感通道是从头到尾都是连续不断的,也会更好的帮助演员的表演。
而拍摄电影时每一次开拍前都需要做很大的心理建设,可能因为我还不适应,而且面对的其实更多的是一些机器以及一些工作人员,而且距离又很近。所以我觉得拍摄电影要比演话剧的时候心理负担更重一些,表演方式也不一样。其实我也很感谢我的声、台、形、表的老师们。他们在大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让我们尝试“两条腿走路”。让我们尝试一些更接近于现代生活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更重的表演片段和剧目。所以我觉得两者是融会贯通的。
但是在镜头前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镜头会把你的表演放得很大,你的一个微表情或者一句话就会非常有张力。尤其是大屏幕非常近的时候 ,你可能一个眼神就会有很强的冲击感了。所以我觉得在镜头前表演更多的是控制,这个分寸的把握我也是还在摸索,希望未来可以做的更好。
Q5:对于正在学习表演的学弟学妹,您有哪些建议?如何在校期间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A:我认为,以现阶段自己的能力还不是一个可以给大家提出很好建议的人,我只能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未来逐梦的路上都能找到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不需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这样会给自己增添很大的压力,更多的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能力,要耐得住寂寞。当然啦,任何事情都没有比保持积极快乐的心态重要!希望大家快乐~
六、结语
从校园到银幕,徐卓儿用四年的时间证明:真正的“认真”,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是永不停歇的探索,更是对艺术始终如一的赤诚之心。从校园排练厅到全国影院,徐卓儿四年沉淀、一朝绽放,书写了属于她的艺术故事。而这背后,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无数教师们“静待花开”的耕耘,是艺术教育“以心育人”的生动诠释。当银幕星光与校园灯火交相辉映,我们相信,在这片培育梦想的土壤里,必将有更多年轻身影,带着故事与光芒,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