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阿玛尼:认真工作50年以上
发布时间:2025-09-09 00:00:00 浏览量:1
北京时间9月4日晚,乔治·阿玛尼先生(Giorgio Armani)逝世的新闻,刷爆了国内时尚界的朋友圈。
阿玛尼集团发布的声明中写道:“怀着无限哀痛,阿玛尼集团宣布其创始人、灵魂设计师和不知疲倦的驱动力乔治·阿玛尼的逝世。他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全身心投入公司、系列作品及众多正在进行和未来的项目。”
尽管他已经91岁高龄,但很多人依然觉得太突然了。毕竟,他不久前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会逐步将全部工作交给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和家人,但短期内依然掌舵这个市值百亿美元的时尚帝国。
今年是阿玛尼品牌创立50周年,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忙着筹备一个月后的米兰时装周大秀。
而这,竟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件未完成的“伟大作品”。
一头标志性的银发,古铜色的皮肤,以及一身永远得体又放松的着装,这就是他始终坚持的简约、舒适、有质感的穿衣哲学。任由潮流来去,他用长达50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仅树立了男装偶像的穿衣典范,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时尚界的审美方式。
如果说阿玛尼代表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他是如何成为阿玛尼的?
1934年7月11日,阿玛尼出生在意大利米兰附近一座名叫皮亚琴察的小镇子上。少年时的他在当地公共学校读书期间,狂热地迷上了戏剧和电影。此后,为了顺从家人意愿,他只得放弃爱好,被迫进入米兰大学医学系。不过,由于晕血,他在医学系学习两年后还是中断了学业。
1957年,结束兵役之后,他在好友的介绍下到了当时意大利最大的百货公司——文艺复兴百货(La Rinascente)担当橱窗设计师。那段时间,他从印度、日本和美国购买优质产品,并通过举办展览,将外国文化介绍给意大利消费者,从此开启了他对流行时尚的接触。
他也有了机会接触巴黎时尚圈,彼时它正处于变革时期——香奈儿开始呈现疲软之态,而曾在迪奥任职的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代表高级古典派风格和新现代主义,高调创立了同名品牌(圣罗兰)。
1962年,他结识了被称作“意大利男装之父”的纺织品制造商兼设计师Nino Cerruti(尼诺·切瑞蒂,创立同名品牌Cerruti 1881)。后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品位,邀请他设计一个男装系列。
相较于当时板型硬挺的西服款式,他更偏爱使用轻盈的面料和冷调的色彩。作为当时少有的能参加巴黎时装周的意大利品牌,许多时尚编辑都记住了这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设计师。
1966年的某天下午,阿玛尼邂逅了他的一生挚友——Sergio Galeotti(塞尔焦·加莱奥蒂)。在随后的相处中,后者深知他天资过人,于是不断地说服他:“你为何不为自己设计服装呢?”由此,他成为一名自由时装设计师,并在意大利时装界崭露头角。
为了成就阿玛尼的设计天赋,Galeotti放弃了自己的建筑师本行,卖掉了汽车,微笑着对他说:“用这些钱租两间房子,创立属于你的牌子吧!”
1975年7月24日,Giorgio Armani S.P.A.公司及同名品牌正式诞生,阿玛尼主理设计,Galeotti负责经营管理。
随即,阿玛尼以独特的解构思维和中性理念推出了首个男装系列,“当时职业装大都显得无比僵硬,特别是上半身的装束更多是通过衣服支撑人体,而我更希望衣物由穿着者自由支撑,使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他将运动衣的舒适感和高级正装组合在了一起。软化剪裁、去掉多余的内部结构并放宽西装尺寸,柔和的线条首度出现在正装当中,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举动——他改变了当时沉闷僵硬的男性形象,率先在男士时装领域发起了一场新变革。
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已进入了全新的工业现代化周期,加之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狂热运动在欧洲多地爆发,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性也越来越多。职业装的需求也迅速从男性扩张到了女性市场。
于是,他用相同的技法创造了同种风格的女装,进一步完善了女性对于职业装的需求,这在当时几乎是和香奈儿一样革命般的存在——
在20世纪20年代,因一战导致的男性劳动力的缺失以及大量工业品亟须生产的双重感召,大量女性进入工厂与职场,由此带来实用、高效的服装需求激增。香奈儿以简约设计精准响应了这一趋势,成为“新女性”(New Woman)的象征。
在设计理念上,香奈儿将实用主义与美学革命相结合,采取解放女性身体的剪裁方式,引入宽松剪裁,用平织面料替代紧身胸衣,摒弃束腰与裙撑,释放女性腰部束缚,提升活动便利性;并借鉴男性西装、针织衫等单品,推出女士西装裤、针织套装,模糊性别界限,赋予女性职场与社交的实用性着装。
除了设计理念的独具一格,真正让阿玛尼走向更大舞台的历史性事件,源自一次合作。1979年,时装公司进入了急速扩张期。他与当时意大利最大的服装企业GFT集团签订了一份合约,GFT集团引进了美国最新的成衣尺码系统,并为阿玛尼公司倾注大量资金,率先拓宽美国市场。设计师、服装企业与美国市场三者产生了“联合效应”。
1980年,一部名为《美国舞男》(American Gigolo)的电影,成了引爆阿玛尼全球声誉的导火索。男主角理查·基尔(Richard Gere)身着阿玛尼设计的无结构套装出现在大银幕上,那种柔软、流畅感,摆脱了传统男装僵硬束缚的风格,震惊了全球时尚圈。
在时尚男女经过了六七十年代“嬉皮士”“朋克”之纷杂混乱、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的打扮方式而心存倦意之际,这一套被誉为“权力套装(Power Suit)”的新式服装,通过改变西服的传统扣法和去掉内部衬垫,重塑了男性的身体轮廓,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感性与自信的男性魅力。
其高雅简洁、庄重洒脱、大家风范的服装风格,恰好满足了人们新的时装需求,于是大受欢迎。
阿玛尼认为,“服装永远不会中立,因为时尚是社会及其变化的最有力和最直接的反映。我吸收了当时的激进和开拓精神,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这一点。给男人一个更柔软、更宽松的衣橱,意味着将他们从僵化和刻板的角色扮演中解放出来,这也是解放”。
这款西装自诞生之日起便专门向精英阶层推广,一度成为经济繁盛的象征。伴随着电影《美国舞男》的爆火,阿玛尼的品牌形象从好莱坞走向了全世界。片中理查·基尔挑选阿玛尼全套装束的场景,无疑是阿玛尼最成功的广告之一;而阿玛尼的服装魅力,也让理查·基尔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火热的男性偶像。
“权力套装”在女性市场的反响同样热烈。很多女性为了在职场中证明自己与男性享有相同的地位和能力,无疑会选择着装这一最直观的表达方式。而“权力套装”并不局限于穿着者的性别,一时间风靡了整个时尚界。
如果说香奈儿发明了“小黑裙”,迪奥发明了“New Look”,那么,阿玛尼发明的便是“Power Suit”。
1982年,阿玛尼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成为继迪奥先生(Christian Dior)之后第二位登上该杂志封面的时装设计师。这是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时刻,这不仅标志着意大利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同,也预示着更广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阿玛尼名气日盛,生意大好,开设Second line(第二条线,副线)是自然不过的事。1981年,Emporio Armani正式成立,并于米兰开设首间专门店。“Emporio”为意大利文,意思是“百货公司”。
从其名字可以想象到Emporio Armani就是一间阿玛尼的百货公司,货品种类林林总总:有男装女装、鞋履、香水以至眼镜饰物等等。该品牌针对年轻人群,为爱阿玛尼但不喜欢穿成熟的Main line(主线)的年轻人,提供了一间他们喜爱的生活百货——同样设计精湛,质量优良,但价格却比主线便宜不少。
从一个产品到一个帝国,集创意总监、集团CEO于一身的阿玛尼先生,开启了疯狂的“开挂模式”。至高峰时期,集团旗下共拥有Giorgio Armani Privé(高级定制系列)、Giorgio Armani(高级成衣系列)、Emporio Armani(前卫都市系列)、Armani Collezioni(都市成熟男女系列)、A|X Armani Exchange(年轻潮流系列)、AJ Armani Jeans(亲民牛仔系列)、Armani Junior(童装系列)、Armani Casa(家居系列)等数个品牌线,甚至还将自己的商业触角延伸到酒店、餐厅、夜店等,以及甜品、花店,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在阿玛尼的指挥之下,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为何要涉及如此众多的领域?对此,阿玛尼曾表示:“我生长于一个循规蹈矩的家庭,拥有的都是平凡的机会,因此基本上我是为自己打造出一个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热爱我的工作,因为它让我创造出一个我原本不属于、只会在电影或书中见识到的环境,我建构出了自己生活的方式。”
在商业集团的缔造过程中,身为服装设计师的阿玛尼展现了其高超而智慧的商业天赋。在其品牌发展过程中,同行提炼并逐步模仿了他的“四大绝招”——
绝招一:名人营销。自《美国舞男》大获成功之后,他成了第一位为好莱坞乃至全球各界明星设计服装的设计师。他的顾客主要包括希望获得尊重的成名大腕,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朱迪·福斯特、格伦·克洛斯、马克·沃尔伯格等。
绝招二:收购与重组。1991年,他在洛杉矶设立了办事处,向名人出租服装,专门满足他们在服饰方面的奇思妙想。为了稳固并发展品牌在高端市场取得的成就,阿玛尼在经营上做出了很多举措,比如通过收购特许经营商和贴牌工厂,加强公司对制造和分销的控制。但他坚持一条收购原则,那就是不收购其他品牌,以免无法融合或损坏品牌。
绝招三:加强终端控制。专卖店自1975年落户意大利米兰,1989年进入伦敦市场,1991年进入美国,1998年来到中国,逐步在全球建立了上千家的各类专卖店,让消费者近距离地感受品牌魅力。
绝招四:拓宽品牌线。自1981年试验性地推出Emporio Armani,首开品牌延伸的风气。随后,其他品牌商纷纷仿效。阿玛尼意识到品牌拓展范围不够广,品牌生命力也就不能旺盛长久,只有从不同层面构筑产品金字塔,才能使品牌丰满有力。
对于有着极高商业嗅觉的阿玛尼而言,中国,这一全球最重要的奢侈品市场之一,他也付出了极大的关注热情。
2004年4月17日,上海外滩三号的Giorgio Armani旗舰店开门迎客。同时,阿玛尼于14日至21日访问了北京、上海和香港,这是他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他对首次中国之行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的文化和习俗总能成为我设计的灵感,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国家,这是一次迟到的访问。今天的上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城市,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样一个享有极高声望及重要地位的城市开设旗舰店。我们将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做长期发展,并计划为旗下每个主要品牌和产品线建立广泛的分销和零售渠道。”
阿玛尼曾说过:
“我喜欢那些经久不衰的事物,那些永恒的事物,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那些成为最美好事物的活生生的典范的事物,这关乎好品味。”
他坦诚,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事必躬亲”。即便已经91岁高龄了,他仍在为一个月后的品牌50周年庆典忙碌,通过远程工作,他仍牢牢掌控一切——“我通过视频连线监督了秀场每个细节:试装、动线、妆造……所有呈现都需要经过我的亲自批准。”
离开是如此突然,突然到我们仍在回味一个星期前的一则公告上——
8月27日,阿玛尼集团发表官方公告表示:公司创始人阿玛尼先生已完成对La Capannina酒吧的收购,将于2026年夏季正式启动对酒吧的运营。他将尊重小镇地区的传统,并秉承该地一贯的“低调优雅”的核心风格,这一理念也与他本人的设计哲学高度契合。
该酒吧位于托斯卡纳大区北部小镇Forte dei Marmi,创办于1929年,是欧洲持续经营最久、全世界持续经营时间第二长的酒吧,早年间由一家破旧的海滩小屋改造而来,里面只有一座吧台、一台手摇留声机和几张桌子。开业后,这里便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其中不乏一些贵族和作家。
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位已经91岁高龄的老先生买下一家酒吧,并决定亲自参与运营?答案只有一个:因为爱。
对于阿玛尼而言,这家酒吧有着重要的情感意义。1966年夏天,他正是在此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与事业伙伴——对时尚充满热忱的建筑设计师Sergio Galeotti,两人在1975年联手创立了阿玛尼公司。而Galeotti于1985年因白血病英年早逝。
当一位联合创始人离去,外界都以为阿玛尼会放弃公司,但他却选择了顽强地支撑前行。他承认,在Galeotti去世后曾考虑退休,但最后他决定坚持下来,“这是Galeotti所有的希望,是他给我继续前进的力量,甚至现在都是”。
原来,他所说的“永恒的事物”,其实一直都在。
大幕落下,这位优雅的“造梦师”完成了他人生的谢幕;而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被后人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