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绝杀哈马斯失败,美国被推上尴尬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11 10:52:33 浏览量:1
文︱陆弃
以色列高调宣称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精确打击”,目标直指哈马斯高层,结果呢?哈马斯转头亮相说自己“安然无恙”,活蹦乱跳。以色列这一出操作,不仅没能绝杀,反而把自己演成了笑话。更尴尬的是,美国在这一连串的操作中,被逼得满脸通红。说好的盟友,结果变成“背锅侠”。
事情经过不复杂,但每一环都透着火药味。当地时间9日,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地区发生爆炸,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和辛贝特火速宣布:我们刚刚干掉了哈马斯领导层。消息一出,震动全场。偏偏就在外界还在咂摸意味时,哈马斯站出来说:没事,我们领导安好。这一“打脸”速度,比导弹落下还快。更要命的是,美国的表态,简直比现场爆炸还刺耳。白宫新闻秘书说,特朗普“感到糟糕”,并向卡塔尔承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听上去像安抚,实际更像欲盖弥彰。
尴尬的关键在于,美国到底知不知道这事?以色列一口咬定:特朗普批准了!新华社报道甚至引用以色列高官的话,点名美国总统知情。而白宫却说:啊?我们是袭击前一刻才被告知的!这矛盾劲儿,让人忍不住想笑。要知道,特朗普对以色列一向偏袒,“战略模糊”是他的招牌动作。嘴上装作无辜,手里却默许操作。如今一边说“感到糟糕”,一边又没见强硬反对,以色列心里门儿清:美爹不会真翻脸。
问题是,这次跟以往不一样。被打的地方不是加沙、不是叙利亚,而是卡塔尔——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还坐拥乌代德空军基地,美军最大后方仓库。以色列这一下,相当于当众抽了卡塔尔一个耳光,还顺带考验美国的脸皮。卡塔尔既是停火谈判的调停者,又是美国的“亲密伙伴”,现在却被轰炸。结果哈马斯没事,卡塔尔丢了面子,美国被质疑,唯一赢得快感的,只有以色列那几分钟的新闻稿。
后果呢?一石三鸟,结果鸟没打着,反而惊飞一群。首先,卡塔尔作为调解方的公信力直接重创。你要我来谈判,结果谈判桌旁边突然响起炸弹声,谁还信我能保持中立?其次,中东国家集体爆炸。沙特、阿联酋、伊朗轮番指责以色列侵犯主权,阿盟更是放狠话,称以色列“破坏地区稳定”。地区火药桶已经够满了,现在再加这么一把火,谁知道下一个爆炸点会在哪里?而且别忘了,胡塞武装才刚跟以色列交过火,这波袭击更像是往油桶里扔火星。
更让人咂舌的,是美国的“盟友信任危机”。特朗普口头保证:“不会再发生。”可这保证谁信?上次是“袭击前一刻才知道”,下次是不是要换成“袭击后一分钟才知道”?美国的承诺越来越像一张空头支票。卡塔尔心里再清楚不过:就算是美国的后院,以色列想炸还是会炸,美国顶多象征性地说一句“糟糕”。这不是保护盟友,这是纵容盟友。久而久之,中东国家都看明白了,美国的承诺靠不住,得自己找出路。
哈马斯安全现身,这才是以色列最尴尬的翻车点。辛辛苦苦筹划的绝杀,不仅没结果,还当场被打脸。以色列一时半会儿或许还能吹“打击精确”,但外界更关心的是:你炸的是谁?炸的是哪?结果炸出一场国际尴尬剧。美国扮演的角色更耐人寻味:明知道以色列越线,还要帮着擦屁股。嘴上说“不会再发生”,心里却默许一次次冒险。可别忘了,信誉这东西,用一次少一次。
现在看这场行动留下的烂摊子比成果多得多。加沙停火谈判几乎宣告失败,哈马斯对美国的敌意加码,卡塔尔对美国的信任打折,中东国家加速思考“安全自主化”,甚至考虑把目光投向俄罗斯、中国等力量。美国曾经在中东是唯一导演,如今却越来越像被人当众拆台的小丑。纵容盟友,打击伙伴,撇清责任,重复空话,这种双标外交,撑得了短期,撑不住未来。以色列以为打了一场漂亮仗,结果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美国更别提,本想玩“战略模糊”,最后却掉进了“战略尴尬”。
未来会怎样?大概率是更乱。哈马斯不可能不报复,以色列不会停手,卡塔尔调解彻底失信,中东国家更加疏离美国。看似一次小小的爆炸,实则撕开了美国外交的遮羞布:原来所谓“承诺”,连卡塔尔都保不住。最后的荒诞感是,哈马斯笑到了最后,以色列露了马脚,美国成了笑柄。至于卡塔尔?只能在废墟旁冷冷地问一句:这就是美国所谓的“盟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