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期待“龙象共舞”,莫迪却用中国行做出选择,我们要清醒了
发布时间:2025-09-11 11:07:46 浏览量:1
9月1日,印度总理莫迪顶着一头标志性白发,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镜头前,他与中国领导人握手寒暄,气氛融洽得仿佛两国边境从未响起过枪声。
中方笑谈“龙象共舞”,希望中印做睦邻友好的伙伴,共同谱写亚洲大国的和谐乐章。莫迪也礼尚往来,表示要推动互信、恢复直航,颇有“握手言和”的架势。然而,仅仅两天后,北京天安门广场锣鼓喧天,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盛况空前,26国领导人齐聚一堂,莫迪却“顺路不进京”,悄无声息地缺席了。
莫迪到底在玩什么“平衡术”?中印关系这支“龙象共舞”的舞曲,又为何总是踩不到一个节拍上?
“龙象共舞”,这比喻简直是给中印关系披上了一层文艺滤镜。而莫迪也不甘示弱,回应说印度愿意在互信和尊重的基础上推动双边关系,还顺手宣布恢复两国直航航班,颇有点“来,咱们先把交通工具安排上”的意思。
这可是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回想2014年他刚上台时,五年间五次访华,简直是中国高铁的常客。可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边境冲突,让中印关系直接从“热恋”跌到“冷战”,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国士兵的牺牲更是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直到去年10月,两国在喀山会晤并达成边境巡逻协议,气氛才稍稍回暖。这次天津会面,看似是“破冰之旅”,但细看之下,舞步似乎并不那么协调。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彩旗飘扬,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莫迪选择了“战略性翘班”。
这可不是单纯的日程冲突。毕竟,天津离北京不过一小时高铁的距离,却没顺道来捧场。相比之下,普京等人不仅参加了峰会,还直接“组团”进京观礼。莫迪的缺席,颇有种“朋友圈点赞但不评论”的微妙感。
很显然,莫迪这是在中美之间走钢丝。阅兵当天,特朗普阴阳怪气的说,祝贺中国庆祝活动之余,还不忘“代我向普京和金正恩问好”。这弦外之音,谁听不懂?天安门城楼上若多了莫迪的身影,怕是要被华盛顿直接拉进“反美轴心”黑名单。印度正被美国50%的关税重锤伺候,莫迪可不想再给自己加个“亲中反美”的标签,平白让关税谈判雪上加霜。
更别提日本的因素。就在飞往天津前,莫迪刚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仙台吃了一顿气氛不错的午宴。日本明确反对各国参加北京的抗战纪念活动,担心中国的历史叙事抢了国际风头。据说,莫迪缺席阅兵,多少也有“不愿伤害日本老大哥感情”的考量。看来,莫迪这趟中国行,简直是算盘打得噼啪响,既要和中国握手,又得给美国和日本留面子。
中印关系这支舞,表面看是脚步不齐,实则骨子里有解不开的结。首先是地缘政治的“老大梦”。作为人口大国,中印都想在亚洲舞台上当主角,谁也不甘心给对方当配角。中国的“一带一路”和印度的“邻里优先”政策,表面上是合作,背地里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较量。
更别提中国和巴基斯坦的“铁哥们”关系。2020年至2024年,中国63%的武器出口流向巴基斯坦,歼-10战机还在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大显身手,击落五架印度军机。虽说印度官方没公开吭声,但这口气估计憋得够呛。莫迪在天津笑得再真诚,怕是也难咽下这颗“巴铁”牌钉子。
经贸方面更是“扎心”。2024财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992亿美元,堪称“天文数字”。中国想让印度开放市场,印度却怕越开越亏,宁愿死守壁垒。印度还想借“中国+1”战略,吸引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自己家门口,可惜基础设施和供应链能力跟不上,红利没吃到,倒是先吃了一嘴关税苦头。
说白了,莫迪这次访华,更像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权宜之计”。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这让印度左右为难:俄罗斯是“全天候盟友”,可美国又是最大贸易伙伴。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印度只能一边和中国缓和关系,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免被贴上“反美”标签。
所以,中印关系改善是“关系正常化”,而不是“战略互信”。换句话说,这支“龙象共舞”,更像是两国在国际博弈棋盘上的临时起舞,舞步轻重、节奏快慢,都得看外部风向。
中印关系这支舞,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龙与象或许能短暂牵手,但要真正共舞,还得看能不能找到彼此的节奏。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上,莫迪的选择既是平衡,也是试探。而对中印来说,结构性矛盾就像舞池里的暗流,稍不留神,就可能踩错拍子。莫迪这趟天津之行,既没完全进北京的圈,也没彻底站美国的队。毕竟,在这盘棋局里,谁先亮底牌,谁就先输了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