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儿媳妇不尊重婆婆,具体有哪些表现?别再一味付出了!

发布时间:2025-09-12 04:51:33  浏览量:1

有些坎儿,跨过去才懂:疼自己,比当“完美婆婆”重要一万倍

儿媳昨天突然给我发微信,是张照片——小孙女举着我教她叠的纸青蛙,咧嘴笑出俩虎牙。配文就俩字:“奶奶,谢。”

我捧着手机坐在沙发上,阳光透过纱窗洒在茶几上,那杯凉了的大麦茶泛着浅黄。忽然就想起三年前,她第一次上门吃饭,我炖了她爱吃的藕汤,她尝了一口皱眉头:“奶奶,这盐放多了,现在都吃低钠的。”

那时候我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攥着漏勺,汤咕嘟咕嘟冒着泡,烫得我指尖发红。心里像被人轻轻拧了一下,疼,但没吭声。

现在她发来这张照片,我盯着“谢”字看了半天,到底没回复。不是赌气,是突然明白——有些事儿,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今儿咱就唠唠这事儿。您要是也遇到过类似的“扎心时刻”,保准儿能在我这儿找到共鸣。

一、那些“扎心”的小刺儿,您中了几个?

要说儿媳妇“不尊重”,真没必要非得闹到摔碗砸碟的地步。大部分时候,就是些芝麻大的小事儿,像针似的扎在心上,不致命,但疼得钻心。

1. 话里话外,总带着股子“说教味儿”

去年秋天,我给孙子织了件红毛衣,针脚密得能挡风。儿媳接过来说:“奶奶,现在小孩儿不穿这种老土的款式了,您看商场卖的加绒卫衣多好看。”

我讪讪地把毛衣收进衣柜,嘴里应着“知道知道”。转头儿子说:“妈,您别跟她置气,小慧就这脾气。”

我瞪他一眼:“我生的气?我是怕他冻着孩子!”可话一出口,又觉得有点儿委屈——我大半辈子手没闲过,织个毛衣跟玩儿似的,怎么就成了“老土”?

还有回她嫌我买的菜贵:“这菠菜三块五一斤,超市促销才两块八,您咋不挑便宜的?”我蹲在菜摊前挑了半小时,挑的都是叶子挺括的,她倒好,扫了一眼就嫌贵。

您说气人不?合着我大早上五点爬起来挤早市,就为了让她嫌我买得贵?

2. 事儿无巨细,总爱“指导”您

上个月小孙子发烧,我熬了姜糖水,儿媳一把抢过碗:“奶奶,不能喝这个!医生说发烧要物理降温,您这姜糖水太刺激肠胃了。”

我捏着碗站在客厅,看她用温水给孩子擦脖子、腋窝,动作轻得跟摸瓷器似的。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刚想抱抱,她又说:“别晃他,会吐的。”

夜里我守着孩子,看他烧得直说胡话,心疼得直掉眼泪。儿媳在旁边刷手机,突然说:“奶奶,您去客房睡吧,我来就行。”

我摇摇头:“不打紧,我陪着。”可心里那股子酸啊——合着我当奶奶的,连守着孙子睡会儿觉的资格都没了?

最让我犯堵的是,她总把我当“学生”似的。我跳广场舞学新动作,她发微信:“奶奶,您那舞步太僵硬了,看我发的视频,膝盖要抬高。”我去社区学剪纸,她打电话:“奶奶,剪刀别攥那么紧,容易伤手。”

我琢磨着,她是不是觉得我啥都不会?可我当年在生产队割麦子,一天能割三垄地;我给儿子织了十年毛衣,从没出过针脚;我带大儿子的时候,连他发烧几度该吃什么药都门儿清。

怎么到了她这儿,我就成了“啥都不懂”的老糊涂?

3. 最凉的不是吵架,是“没话说”

上个月我七十大寿,儿子订了酒店,买了大蛋糕。儿媳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可自始至终没跟我说句“妈,生日快乐”。

我坐在角落,看亲戚们举着酒杯互相祝福,听儿子在台上念贺卡:“感谢老婆为这个家的付出……”眼泪唰地下来了,我赶紧擦,怕被人看见。

散场时,她帮我穿外套:“妈,今天累了吧?早点儿回去歇着。”我点点头,没说话。走到电梯口,她突然说:“对了,蛋糕剩的不多,我打包了,明儿给孩子当早点。”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我盯着数字一层层跳,突然想起三十年前我坐月子,她婆婆给我煮了碗鸡蛋面,卧了俩荷包蛋。我捧着碗哭了,说:“妈,以后我给您养老。”

那时候的日子多实在啊,一碗面就能暖到心窝里。现在呢?房子大了,车子有了,可这心,咋就越来越远了?

二、为啥会这样?我扶着阳台栏杆想了半宿才明白

那阵子我特别拧巴,白天像个没事儿人似的帮儿媳看孩子,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天半夜起来上厕所,听见儿媳在客厅打电话:“妈,我就是受不了我婆婆那套,什么都要管,跟个监工似的……”

我扶着墙站了会儿,突然就哭了。原来她心里也憋着气啊。

1. 咱们和她,活在俩“世界”里

咱们这代人,哪见过“外卖”?我年轻那会儿,买块豆腐得排半宿队;哪懂“科学育儿”?孩子哭了就抱,饿了就喂,哪管什么“睡眠训练”?

可现在的年轻人,生下来就接触互联网,手机比亲妈还亲。她们讲究“断舍离”,咱们觉得“扔东西糟蹋”;她们要“仪式感”,咱们觉得“瞎讲究”;她们说“边界感”,咱们觉得“生分”。

就像我家老头常说的:“你们这是鸡同鸭讲——她在说英语,你在说俄语。”

2. 我把“当妈”的劲儿,全使错了地方

以前我儿子上高中,我每天早起给他熬粥;他上大学,我每个月坐火车去送生活费;他结婚,我把棺材本儿都掏出来给他买房。

我以为,当妈就得“掏心掏肺”。可当儿媳进门那天,我突然发现——她不是我儿子,我也不是她妈。

我总想着“对她好”,却忘了“对她好”得有分寸。她爱睡懒觉,我大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饭,她嫌吵;她爱点外卖,我变着法儿给她做饭,她嫌油大;她想自己带娃,我非要插手,她嫌我“多管闲事”。

我像只扑棱蛾子,总想着往她怀里钻,却忘了她怕烫。

3. 咱们都在“等”,可等不来那句“懂”

儿媳总等我“懂”她:她加班晚归,等我主动给她留饭;她跟儿子吵架,等我主动劝和;她带娃累了,等我主动搭把手。

可我也在等她“懂”我:我腰疼得直不起来,等她主动帮我捶背;我生日没人提,等她主动说句“生日快乐”;我看广场舞视频入了迷,等她主动问“奶奶,这舞咋跳的”。

结果呢?我俩都憋着,谁也不说,最后就憋出了怨气。

有天我跟楼下张阿姨聊天,她说:“我闺女昨天跟我说:‘妈,您当年咋不跟我婆婆好好处?’我跟她说:‘闺女,处不好不是你的错,是我跟你婆婆活在俩年代里。’”

张阿姨说得对,有些事儿,不是谁的错,就是“时候不对”。

三、我悟了:疼自己,比当“完美婆婆”重要一万倍

那阵子我特别颓,觉得自己活成了个“笑话”——儿子嫌我碍事,儿媳嫌我唠叨,连老头都说我“爱管闲事”。

直到有天我去公园遛弯,看见俩老太太下象棋。一个输了,拍着大腿笑:“嘿,你这招儿够损的!”另一个也笑:“我还嫌你走得慢呢!”

我凑过去看了会儿,突然就明白了——人家这哪儿是下棋?是找乐子呢。

从那天起,我开始“折腾”自己:

1. 把“广场舞皇后”捡回来

以前总觉得“跳广场舞丢面子”,现在我天天去。早上六点,换上花裙子,跟着音乐蹦跶。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跟老姐妹们熟了,她们说我“跳得比年轻人还带劲”。

有天儿媳来接孩子,看见我在广场上领舞,愣了愣,发微信问我:“妈,您啥时候学的?”

我回:“老了老了,找点儿乐子。”

2. 把“钱袋子”攥紧了

以前总觉得“钱是身外之物”,现在我学聪明了。退休金分成三份:一份交水电费,一份买菜,一份存起来旅游。

上个月我跟老姐妹去云南玩了一趟,拍了好多照片。儿媳刷到我朋友圈,发微信说:“妈,您这照片拍得真好看!”

我回:“那必须的,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报的摄影班。”

3. 把“话匣子”打开

以前总觉得“多说多错”,现在我学“直球”。儿媳给我买的衣服太花哨,我就说:“闺女,这颜色太艳了,我穿出去像朵大牡丹。”她笑着给我换了一件素色的。

小孙子把我织的毛衣弄破了,我没生气,反而说:“现在真厉害,都会补衣服了!”她在一旁直乐:“妈,您这心态真好。”

四、最后想跟您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儿媳昨天又给我发微信,是段视频:小孙女举着纸青蛙,奶声奶气地说:“奶奶,我会叠啦!”

我盯着视频看了半天,回了俩字:“真棒。”

其实我想说:“奶奶也想你。”可没好意思。

但我知道,有些事儿,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咱们这代人,活了大半辈子,图个啥?不就图个“心里舒坦”吗?

别再为了“当完美婆婆”委屈自己,别再为了“不被说闲话”憋着气。您腰疼了,就大声说“给我捶捶”;您想跳广场舞,就大大方方去;您想买新衣服,就痛痛快快买。

您的尊严,不是儿媳给的,是您自己挣的——挣在那份“不讨好”的底气里,挣在那份“看得开”的豁达里,挣在每一步都“从容”的脚底下。

愿咱们都能活成自己的太阳,不需要靠谁的光,也能暖乎乎的。

就像我常说的:“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往后啊,咱们就跟着自己的心走——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跳就跳。

毕竟,这世上,最该疼的人,是您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