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水波荡漾 芭蕾缘跨越山海
发布时间:2025-09-12 05:54:42 浏览量:1
2014年,瓦尔德斯和马晓东共同表演《堂·吉诃德》选段。 本报记者 姜 波摄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创始人阿隆索。 古巴国家芭蕾舞团供图
《天鹅湖》剧照。 何塞·拉蒙·罗德里格斯·内拉摄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携经典剧目《天鹅湖》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为2025年中国巡演画上完满句号。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舞团在郑州、长沙、南京、上海等13座城市演出18场,以独具拉美韵律的艺术诠释拨动观众心弦。2025年9月28日是中国与古巴建交65周年纪念日,艺术家们用精彩的演出,为两国跨越山海的芭蕾情缘再启新章。
加勒比海岸振翅的“天鹅”
在世界芭蕾艺术的版图上,《天鹅湖》是一座永恒的高峰。1876年,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芭蕾舞剧《天鹅湖》。1895年,彼季帕和伊凡诺夫共同编导的《天鹅湖》成为俄罗斯芭蕾学派的经典作品。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古巴芭蕾之母”的阿丽西娅·阿隆索继承原作古典精髓,融入鲜明古巴特色,让《天鹅湖》展现独特的加勒比风情。
演出开场,活力扑面而来:第一幕王子的生日宴会从宫廷挪到郊外,快速跳跃、旋转和抛接让人目不暇接,小丑的踢踏步法源自古巴民间舞蹈,淳朴奔放、感染力强。芭蕾配乐中融入康加鼓、克拉维等拉丁节奏乐器,爵士铜管和吉他偶尔闪现,增添几分哈瓦那街头气息。舞者服饰多为明黄、亮橙、艳红、宝蓝等高饱和色,旋转跳跃间,仿佛加勒比的阳光与海水在舞台闪耀奔腾。
白天鹅与王子的抒情双人舞、轻盈活泼的四小天鹅舞、魅惑危险的黑天鹅独舞变奏……演绎经典舞段时,古巴舞者更强调情感交流和肢体爆发力。白天鹅奥杰塔的羞怯纯真、黑天鹅奥黛丽的邪魅张扬、王子的忧郁多情,均通过舞者生动的面部表情和细腻的肢体语言传递给观众。全剧技巧巅峰是黑天鹅的“32个挥鞭转”——舞者单足立地,另一条腿如挥鞭般在空中甩动,带动身体不停旋转32圈。凭借强大的稳定性,黑天鹅舞者在挥鞭转后继续完成一组足尖小跳,点燃全场观众热情。
“我们想呈现一场充满快乐和激情的演出。”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本轮演出中饰演奥杰塔的维恩赛·瓦尔德斯告诉记者,每一站演出结束后,观众都报以掌声和欢呼。
“古巴学派”的传奇缔造者
“古巴芭蕾艺术的历史,始于一个热爱舞蹈的女孩。她濒临失明,凭借超常的毅力精进技艺。蜚声世界后,她毅然回到祖国,将舞台经验与个人体悟沉淀为艺术传统,奠定古巴芭蕾特有的风格体系。”瓦尔德斯的叙述中,古巴国宝级艺术家阿隆索的故事徐徐展开。
1920年底,阿隆索出生于哈瓦那,自幼显露舞蹈天分。她19岁进入由“美国芭蕾之父”乔治·巴兰钦创建的美国芭蕾舞学校,艺术之路豁然开朗时,却罹患视网膜脱落,有失明危险。一次次手术期间,她靠着记忆、想象和病床上的腿部练习,硬是掌握了《吉赛尔》等舞剧选段。
治疗后,阿隆索的视野只覆盖45度,看不见2米外的一切——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半盲的芭蕾舞者?但她重新站上舞台,凭借《吉赛尔》名扬世界。演出时,她需要听侧幕后的助手提示方向,并通过舞伴配合掌握群舞位置,此外道具师在地板上用细金属线做的标记、灯光师设计的大功率射灯,都能帮助她定位。凭借数倍于常人的努力,阿隆索成功塑造了吉赛尔、奥杰塔、卡门等经典角色,在舞台上活跃至古稀之年。
1948年,阿隆索举家返回哈瓦那,创办“阿丽西娅·阿隆索芭蕾舞团”,于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更名为“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自此,阿隆索将一腔心血投入人才培养。她在继承俄罗斯、法国等芭蕾学派的基础上,根据古巴舞者的特点确立了快如风的旋转、强有力的跳跃、轻举高抬的旁腿、热情率真的互动等特色,赋予舞蹈更充沛的感情、更强的力量和节奏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舞者。
人们将阿隆索的编舞理念称为“拂去经典上的尘灰”。1988年首演于哈瓦那的《堂·吉诃德》与《天鹅湖》的激情洋溢一脉相承:群舞热烈奔放,男舞者的单手托举和女舞者的挥鞭转都是赢得满堂喝彩的炫技动作。古巴著名作家卡彭铁尔曾说:“舞蹈与人性不可分割。”古巴人的血液里天生流淌着节奏感和表演冲动,这是古巴舞蹈永恒的核心。“阿隆索从这里出发,缔造别具特色的‘古巴学派’,昭示着芭蕾艺术可以不断演变、不断结合民族性再创作。”瓦尔德斯说。
中古芭蕾交流的动人回响
2014年7月22日晚,位于哈瓦那市中心的古巴国家剧院座无虚席。正在古巴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共同欣赏了一场由两国舞蹈家联袂奉献的芭蕾演出。两国舞者合作的《堂·吉诃德》《吉赛尔》选段精彩纷呈,阿隆索特地为中古友谊编排的芭蕾短剧《舞者》更博得满堂喝彩。
此时的阿隆索已是93岁高龄。“对于中华民族和她悠久文明的认识,是我众多珍贵的文化体验中最为刻骨铭心的……我一直将中国之行看作美好的礼物,从中体会到文化和人性之美。”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阿隆索忆起与中国的情缘,字字动情。
1961年初,阿隆索率古巴国家芭蕾舞团首次访华。在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参观时,她指导中国学员表演,向他们学习中国民族舞。3年后,阿隆索再次访华。她醉心京剧,试着学习戏曲中的水袖动作。回国后,她喜欢向女儿讲隆冬时节爬长城的故事,厚实的军大衣披在身上,“重得直不起腰”。
21世纪初,阿隆索连续两次率团来华,演出《堂·吉诃德》与《天鹅湖》。归国后,她以中国民乐《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和京剧动作为灵感创作《舞者》,讲述妙龄男女情窦初开的故事,表达一个芭蕾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深情致意。
舞者足尖的旋转仿佛与岁月同频。时光流逝,当年新秀已是今日中坚。本轮《天鹅湖》中的“奥杰塔”瓦尔德斯和“王子”达尼·埃尔南德斯,正是2014年为两国领导人演出的古巴舞者。当时,他们分别和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马晓东、张剑合作,为经典舞段碰撞出新的火花。多年后,那段切磋仍清晰如昨。“中国舞者技巧精湛,情感细腻。”瓦尔德斯仍记得,闷热的排练厅里,阿隆索与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一同指导排练,两国艺术家一遍遍磨合动作,彼此话虽不多,舞蹈就是舞者间最好的语言。
2019年,98岁的阿隆索在哈瓦那逝世。瓦尔德斯正式接任舞团艺术总监职位,继承阿隆索艺术遗产的同时,也延续着舞团半个多世纪的对华友谊。2025年,古巴版《天鹅湖》迎来首演60周年,古巴国家芭蕾舞团以建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巡演,为这部经典作品“庆生”。
如今,瓦尔德斯还担任哈瓦那国际芭蕾舞节主席。芭蕾舞节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世界芭蕾舞界的盛事。“下届芭蕾舞节将在2026年10月举行。我诚挚发出邀请,期待和优秀中国舞者重逢在美丽的哈瓦那。”瓦尔德斯微笑着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2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