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基础教育舞台上的追光者

发布时间:2025-09-12 09:40:59  浏览量:1

有人跨越山海播撒知识种子,有人扎根乡村点亮童真梦想,有人为特殊群体搭建成长桥梁……前不久,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公布,一批在基础教育岗位工作的优秀教师入选。

“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是未来的星辰大海。”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教师李辉,用23年坚守点燃县域孩子的科技梦。2001年,在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任教期间,李辉将校园的角落打造成科技“教室”。2014年,李辉调至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他又在学校建起“小爱迪生少年科学院”,设计阶梯式课程。如今,他带领团队推动AI科普进校园,让近万名学生学习科技知识。

“在乡村,我能看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小学教师王纪学27年扎根一线,诠释“四有”担当。在《狼牙山五壮士》这堂课上,他组织“我心中的英雄”演讲,让爱国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他创新情境教学,用古画、视频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他还牵头成立工作室,到乡村学校送课40多场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用点滴行动,成为乡村孩子的“引路人”。

“乡村学校不是教育的‘边缘’,是成长的‘乐园’。”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的冯其滢老师扎根乡村20年,针对乡村学生特点,她创新“田间课堂”,带孩子们观察庄稼生长、记录植物变化,撰写的《乡村小学自然教育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她还牵头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营”,每周开展磨课研讨,带动15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

“在幼儿园,我见证的是生命的绽放。”临沂第四十中学附属幼儿园教师鹿爱莲,28年来坚守幼教岗位。她创新“五化”教育模式,改造户外野趣场地,让幼儿自主管理生活。“全人发展就像小树苗,要按自己的规律生长。”鹿爱莲说。她还驱车数百公里帮扶乡村幼儿园,用爱守护每朵“小花”绽放,“教育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众行致远。”

青岛市中心聋校的老师姜竹亭,用23年时光为听障学生搭建起“无声课堂”。数学课上,她发明“手势+动画+实物”三维教学法,把抽象的几何公式变成可触摸的模型;课后,她自学手语翻译,编写《听障学生数学学习指南》。除了教学,她还发起“无声有爱”公益项目,组织听障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艺术展演。“我有个学生说想当数学老师,现在他真的回到母校任教了。”姜竹亭说。

“用乡村的‘土素材’,教出有‘大视野’的孩子。”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大姜小学的张海老师,把乡村资源变成“活教材”。他带领学生收集老农具、老物件,建成“乡村记忆馆”;利用校园闲置地块开辟“种植园”,让孩子们体验播种与收获。他还发起“云端研学”活动,通过视频连线与城市学校开展跨校合作。他开发的《乡村探秘》校本课程,还入选了山东省优秀校本课程案例。(王原 孔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