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荣州蝶画“飞”出宣纸 “舞”上陶器 程钟为百年技艺赋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12 15:51:27 浏览量:1
张熠/视频
自贡融媒记者 王汉卿 实习生 白可 刘佳
笔尖轻落,墨色氤氲,一只蝴蝶的轮廓在宣纸上徐徐浮现,翅翼纹理细腻如生……走进荣县非遗“万氏没骨花卉蝴蝶画”代表性传承人程钟的工作室,时间仿佛悄然缓行。墙上悬挂的《翩翩彩蝶舞盛世》中,彩蝶翩跹,穿梭花间;展架上的《富贵平安图》土陶摆件,蝶恋牡丹,意趣盎然。空气中桐油与墨香交织,每一件作品,都在静默诉说跨越两个多世纪的艺术薪传。
“你看这幅《彩蝶纷飞》,最精妙的是蝶翅上的绒毛质感。”程钟正伏案创作,毛笔轻柔扫过纸面,“这是我们师门画蝶技法的一门独特绝技——先以桐油烧烟,聚灰入碟,加酒精提纯,再以特制毛笔轻蘸细染。如此处理,蝶翅便呈现出茸毛般的生动肌理。”他手腕运转轻柔而精准,仿佛呵护真实的生命。
黄、橙、红、蓝……诸色在他笔下交融,渐次勾勒出蝴蝶轻盈之态。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仿佛能随风颤动的绒毛,以及最后以土漆点染的眼睛。“点睛是关键,”程钟专注地为蝶点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似觉蝴蝶正振翅飞来。此即万氏没骨蝶画之精髓——静中见动,无骨而立魂。”
自1985年初遇这门艺术,程钟便与蝶画结缘深远。1999年下岗后,他毅然将痴迷转为职业,2000年开办书画班,2019年正式创立培训学校,将全部心血投注于非遗传承。“没骨画不勾线描廓,只以色墨塑形,求的是‘无骨而立魂’。”近四十年来,他创作蝶画数千幅,学生从五岁孩童到八旬老者,覆盖了荣县蝶画创作者中三分之二的比例。
但程钟并不甘于仅止纸绢。2021年,他大胆尝试——让蝴蝶“飞”上省级非遗——荣县土陶,让其焕发新生。“艺为陶添彩、陶让艺永恒”这是程钟的座右铭。程钟边说边在土陶茶盅上勾勒蝶纹,“将蝶画绘刻于茶具、花器等陶器上,既延续传统,也让非遗走入日常。”
今年6月,在第八届中国四大名陶(4+N)陶瓷技能大赛中,他的土陶蝶画作品《耄耋图》荣获“陶瓷装饰技艺”一等奖。“画面中猫与蝴蝶动静相衬、顾盼有神,仿佛下一刻就要跃出陶器,这才是打动评委的关键。”程钟这样解读。
作为“万氏没骨花卉蝴蝶画”第四代传承人,程钟始终不忘使命。这门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的技艺,经五代人的坚守与创新,正绽放新的光芒。“我如今最大的心愿,”他凝视刚完成的作品说道,“是让更多人了解蝶画。我的弟子丁玉蝶(艺名:丁己)已‘青出于蓝’,成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我们要让荣州蝶画飞得更高、更远。”
笔停墨凝,又一只蝴蝶在他笔下获得永生。它们不再囿于宣纸,而是飞入陶器、飞进生活、飞向未来。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程钟正以坚守与创新,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愈发绚丽的光彩。
编辑:张熠
编审: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