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死,自己不能决定,但老天收走你之前,建议你这么做!
发布时间:2025-09-13 05:00:00 浏览量:2
人过四十,谁没在某个深夜翻来覆去呢?
怕体检单上突然冒出的异常指标,怕出门时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意外,更怕某天醒来,自己就成了家人的负担。
可越怕越慌,饭吃不下,觉睡不香,日子过得像被什么东西攥着似的。
其实老辈人早把道理说透了:生死这扇门,老天握着钥匙,但门没开之前,怎么把屋里的日子过明白,全看你自己。
老话说“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你看你,人到这岁数,愁的多半不是日子真过不下去,是心里堆了太多“没用的事”。
子女房贷没还完,你替他睡不着;
老伴多说了句重话,你闷在心里半天;
邻居嚼句闲言,你反复琢磨好几天。
可愁能解决啥?房贷不会因你愁就变少,老伴不会因你闷就认错,闲言不会因你琢磨就消失,反倒熬坏自己身子。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这“真气”就是你心里的敞亮劲。
与其这样,还不如每天醒了对自己笑一笑,做饭时哼段老调子,睡前跟老伴说句“今天挺好”。
你心里干净了,正气就足了,日子自然顺溜。
这不是老天偏心,是你自己让日子有了留你的理由。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也是这,别总跟“完美”较劲儿:别总想着做饭要比亲家强,带孙要比阿姨细,跳广场舞都要站C位。
可你忘了,年轻时你也把盐当糖放,也忘东忘西,老了咋就非得“样样行”?
“完善自己”不是“追求完美”,就像老槐树有树洞照样枝繁叶茂。
你记性差了,把事写在门口便签上;眼神不好了,电视声音调大些;
做饭一般,就跟老伴一起琢磨,盐放多了也是你们的“独家味”。
对自己松点,也别逼别人。
老伴忘纪念日,别气到不吃饭,他是被柴米油盐磨忘了;
子女对你不耐烦,别难过,他是工作压得慌。
你认了自己的不完美,容了别人的小毛病,日子才不拧巴——你舒服,身边人也跟着舒服。
《菜根谭》说“彼自尘苦其心尔”,这世界本不苦,是你自己把心熬苦了。
你记着几十年前谁对不起你,盼着子女按你想法活,攥着名利不肯放,这些除了让你失眠,还有啥用呢?
所谓的“断舍离”,不是让您不管事,是分清“该要”和“该放”。
帮人没回报别念叨,当初你是心甘情愿;亲戚借钱没还别追,认清人比那点钱值。
子女过得不如意别插手,他摔的跟头比你说的道理管用。
你光着来,走时也带不走啥。
争了一辈子的名,抢了半辈子的利,不如一碗热粥、老伴递的热茶实在。
把执念卸下来,像扔旧家具似的清干净,日子才能轻装前行——这不是认输,是真的疼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下块啥味”。
可你退休后就把这“巧克力”藏起来了:吃饭、散步、看电视,越闲越没精神,总说“老了没用了”。
但老天留着你,是让你尝这“巧克力”的甜啊。
别觉得“老了学不会”:
想学手机,让孙子教,今天学发语音,明天学视频。
想跳广场舞,跟着比划,踩错拍子也没人笑;想养花,从绿萝养起,看它冒新叶就开心。
哪怕每天学个字、做个新菜,都是新活法。
人活着得有“盼头”:明天买刚下来的香椿,下周跟老伙计打太极,下个月学做孩子爱吃的包子。
有盼头的日子像老钟表上了弦,走得稳当又有味。别让“老了”困住你,你给日子添花样,日子就给你添甜。
老天也乐意多留你几年,看你把日子过成花。
后记
老天虽然握着生死的钥匙,但没开那扇门之前,你手里握着“活好”的密码。
别总琢磨“还能活多久”,多想想“今天怎么过”。
把心里的淤堵清一清,跟自己的不周全和解,把没用的执念卸一卸,给日子添点新活法。
记住了,生死的事,交给老天;活好的事,自己上心。
这样活着,不管老天留你多久,都是值得的,您说,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