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李克义诗《舞剑》及篆书创作技法探索(书法:张德进)
发布时间:2025-09-13 09:39:29 浏览量:1
抽剑盈风轻弄影,
绿荷欣浪晚霞殊。
云舒鹤立牵杨柳,
自有英姿映翠湖。
首句“抽剑盈风轻弄影”,生动描绘出拔剑瞬间,清风应剑而起,剑影随之翩跹舞动。“轻弄影”三字,将舞者身姿之轻盈曼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舞者正于清风中自在穿梭,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灵动的韵律。
“绿荷欣浪晚霞殊”则巧妙地将剑舞场景置于荷塘与晚霞的交织之间。微风拂过,荷叶欣然起伏,宛如层层绿浪涌动。而天边的晚霞,色彩绚烂独特,与舞剑之人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不禁沉醉于这诗与景交融的奇妙氛围之中。
此诗以灵动之笔触,精心勾勒出一幅剑舞与自然完美相融的画卷,其间洋溢着动态之美,弥散着和谐之境。
“云舒鹤立牵杨柳” 一句,以云之悠然舒展、鹤之挺拔挺立、柳之轻柔摇曳,暗合剑势之舒展自如与沉稳笃定。其中,“牵” 字尤为精妙,更凸显出剑舞与自然景致之间的灵动联动,仿佛剑之舞动与自然万物的韵律同频共振。
末句 “自有英姿映翠湖” 如神来之笔,收束全篇。舞剑者英武豪迈的姿态倒映于翠湖之中,与澄澈翠湖相互映衬,成趣相生,将剑舞所蕴含的豪迈气概与雅致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篆书创作此诗,需凭借古朴之线条,传递剑舞刚柔并济之神韵。
在笔法运用上,以中锋为主导,力求线条圆润且遒劲有力。譬如 “剑” 字,采用《说文解字》中的篆法,其竖画犹如剑刃般挺直,曲笔恰似剑鞘之弧度,刚劲的锋芒与沉稳的气质兼具。
“风”“影” 二字,线条行云流水,生动模拟出风动影摇的灵动姿态。而 “抽”“弄” 二字,则以方劲的起笔彰显力度,与 “风”“影” 的灵动线条形成鲜明的刚柔对比,使整个作品在刚与柔的交织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于结构层面,字体呈纵势之态,笔画舒展之姿犹如荷叶在碧波中悠悠舒展,又如霞光于天际缓缓漫延,尽显悠然之韵。
“自有”二字,结体疏朗开阔,似山间旷野,毫无拘束,将一种旷达之韵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云”字,其横画均匀分布,排列有序,恰似云朵在天空中自在舒卷,灵动而自然,每一笔都蕴含着轻盈飘逸的气息,仿佛能让人看到云的千变万化。
“鹤”字,长竖挺拔笔直,刚劲有力,仿若鹤颈昂首挺立,傲然于世。此笔画将鹤的优雅与高洁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空灵悠远之感,让人在品味字形的同时,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天地,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空灵与深邃。
“姿”字笔画相互勾连缠绕,宛如灵动的丝线编织出一幅曼妙画卷,精妙地摹绘出婀娜绰约之姿,尽显女性的柔美与灵动。
它与右侧“立”字在结构编排上达成了精妙呼应,二者彼此映衬、相辅相成,犹如琴瑟和鸣,共同奏响和谐之音,相得益彰之态跃然纸上。
于章法而言,字间距排布匀称得当,疏密有致;行间距略显宽松,疏朗开阔。恰似剑舞之节奏,张弛有度,韵律十足,使整个作品在规整有序中蕴含着灵动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书写“牵杨柳”等字之际,着重加重墨色,使其仿若画卷之核心焦点,刹那间跃然于纸端,强力吸引观者的目光,令人不由自主地为之驻足凝视。
而书写“影”“立”等字时,则施以相对稍淡之墨色,并且融入枯笔之法,以此彰显出灵动飘逸的独特神韵,仿佛灵动的光影在纸间轻盈舞动,给人以空灵、洒脱之感。
通篇布局以对称平衡为根基,于规整有序之中暗藏变化之妙。恰似剑舞一般,在坚守中正之势的同时蕴含着千变万化,使得篆书的古朴典雅与诗中剑舞的飒爽英姿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厚重又灵动鲜活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