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退休后再去打工?别只看赚的那点钱,3个隐性损失很多人没算明白

发布时间:2025-09-13 17:25:00  浏览量:1

前阵子小区张叔跟我唠嗑,说自己刚退休俩月,闲不住,找了个门卫的活儿,一个月能挣两千块。我当时没多说啥,可这几天再碰见他,人蔫了吧唧的,说干了这阵,感觉身体遭不住,而且因为打工,把自己原本规划好的旅游、跟老伙计下棋的时间全占了。其实啊,退休后再打工,很多人只盯着到手的那点工资,可这背后藏着的3个隐性损失,真没几个人掰扯明白。

一、健康损耗:身体不是永动机

退休前,张叔在厂里是技术骨干,虽说也忙,但单位有定期体检,自己也知道劳逸结合。可退休后去干门卫,三班倒,夜里值班那几个小时,他根本没法好好休息。有次我半夜遛弯,看见他在门卫室里,头靠着椅子,眼睛半睁半闭,手里还攥着本皱巴巴的报纸。他跟我说:“本想着晚上值班能偷个懒打个盹,可总怕有啥情况,神经绷得紧紧的,一晚上能眯上一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这身体就跟机器似的,年轻时候能连轴转,可到了退休年纪,零件早就磨损得差不多了。打工意味着要重新进入一种规律被打破的状态,要么是长时间的体力消耗,要么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就说那些去做保洁的退休阿姨,一天要爬好几栋楼的楼梯,擦无数个窗户,腰和膝盖本来就有点老毛病,这么一折腾,旧疾复发是常有的事。

而且,退休后本就是身体机能下滑的阶段,需要更充足的休息和更规律的饮食来维持健康。打工往往会打乱这些,早上为了赶时间,可能随便啃个馒头就出门;中午在外面吃些高油高盐的快餐;晚上累得够呛,也没精力再去做些养生的饭菜。长此以往,各种慢性病就容易找上门,到时候去医院花的钱,可能比打工挣的那点工资多得多。

二、社交与生活质量:被工作挤占的晚年时光

我认识的李阿姨,退休前是中学老师,琴棋书画样样都懂点,退休后报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舞蹈班,还经常约着老同事去公园跳广场舞。可后来她儿子说家里经济压力大,让她去超市做收银员补贴家用。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在老年大学或者广场舞队伍里看到她了。有次碰到她,她说:“超市上班,早班晚班轮着来,书法班的课刚好跟早班冲突,舞蹈班的排练又和晚班撞时间,去了几次都跟不上进度,索性就不去了。以前一起玩的老姐妹,也因为我没时间,慢慢联系少了。”

退休生活本该是丰富多彩的,是去弥补年轻时因为工作而没能实现的爱好,是去维系和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可一旦去打工,每天的时间就被工作切割得支离破碎。早上匆匆忙忙去上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根本没精力再去参加什么活动。原本规划好的和老伴去全国各地旅游,也因为要上班而一次次推迟,到最后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而且,退休后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大家分享彼此的退休生活,互相开导,能让晚年心态更平和。可要是整天和工作中的人打交道,话题都围绕着工作,和同龄人的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少,慢慢就会觉得自己和这个“退休圈”脱节了,心里空落落的。

三、家庭关系:看似挣钱,实则疏远

王大爷退休后,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就去给一个公司当保安。他想着自己多挣点,儿子还房贷能轻松点。可他没算到,因为上班,家里的事他基本顾不上。

孙子上幼儿园,以前都是他负责接送,现在换成了老伴,老伴身体不好,来回挤公交很吃力;家里的水电坏了,以前他随手就修了,现在得等周末他休息才能弄,有时候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就连老两口的结婚纪念日,他也因为要上班而忘了,老伴为此跟他生了好几天的气。

儿子后来知道了这些事,很是愧疚,说:“爸,您别去上班了,房贷我自己想办法,您在家把身体养好,帮着照应照应家里,比您出去挣那点钱重要多了。”

很多老人退休后打工,初衷都是为了家庭,想帮子女减轻负担。可他们没意识到,家庭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有情感上的陪伴和生活上的照应。因为打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变少了,沟通也少了,甚至可能因为工作上的压力,把坏情绪带到家里,影响家庭氛围。本来退休了,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结果因为打工,和家人的关系反而变得疏远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四、理性规划退休生活

当然,不是说退休后就绝对不能打工。如果身体能发挥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比如去图书馆做义工、在社区里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等,既能有点收入,又能丰富生活,那是挺好的。

但要是为了挣钱,去做那些强度大、时间长,甚至影响健康和生活的工作,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退休前几十年,为了工作、为了家庭,已经够辛苦了,退休后就该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好好调养身体,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家人、朋友好好相处。

手里的那点工资,买不来健康的身体,买不来充实的生活,也买不来和睦的家庭关系。晚年生活的质量,不是靠打工挣的那点钱来衡量的,而是靠自己过得开不开心、舒不舒心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