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舞台到银幕 从公演到公映

发布时间:2025-09-15 08:50:39  浏览量:1

转自:新安晚报

我有时候在想,电影和舞台剧最大的区别在哪,可能落脚点就是一个蒙太奇。很多场景相对单一的剧情片,其实都是话剧的底子。《戏台》从剧场到了影院,朱迪·科默一个人完成了“初步举证”,万茜也想证明自己不是疯子,何冰和一群老戏骨致敬过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

当然,闭上眼想一想,最成功的移植是开心麻花,从《夏洛特烦恼》开始,方兴未艾。“话剧感太强”这种判断,可能应该冷静一点看,譬如这个暑假合肥还有国家话剧院官方摄制的高清代表作放映,你别跟我说你对田沁鑫不感冒。都说辛芷蕾值不值得威尼斯影后,但辛芷蕾演过泰莎,世界上的另一个朱迪·科默,中国版《初步举证》,白玉兰奖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开心麻花的滑板鞋

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成功之作,可能要从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开始,开心麻花同名舞台剧的影视化试水之作,最终以14.41亿元票房成为当年现象级黑马。影片成功将舞台剧的“笑点”与电影的叙事结合,怀旧情怀和真挚情感引发全民共鸣,让开心麻花品牌一炮而红。不仅是开心麻花的开局即巅峰,也是“话剧改编电影”的成功典范。它不仅是好笑的问题,和之后开心麻花出品的佳作和烂片相比,《夏洛特烦恼》的谐音片名之外,点缀了太多堪称神来之笔的笑料。

《驴得水》应该是开心麻花口碑最好的一部作品,当然这主要得益于话剧剧本的先天优势,即便2025年回头想,《驴得水》也是非常锋利的一部作品。尤其是任素汐,确实是一个有潜力的好演员。“过去的如果就让他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这是这部豆瓣8.3分的作品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1.72亿元票房,其实是小成本兑现的高收益。影片黑色幽默的讽刺力度极大,对人性的剖析入木三分,彼时都还不是角儿的演员,表演全员在线。太像舞台剧,但是不妨碍它是一个“好东西”。

价值观备受争议的《西虹市首富》最后卖了25亿元还多,影片故事灵感源自开心麻花曾演出的舞台剧《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算是改编自国外IP。其实影片延续了开心麻花的爆笑风格,也算是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我的意思,它再怎么说也比《羞羞的铁拳》和后来沈腾马丽经常只是客串的闹剧作品要好很多吧。《窗前明月,咣!》还记得吧,动静还没有成龙大哥的DUANG来劲,虽然又是费翔又是马东锡,影片改编自开心麻花的舞台剧《窗前不止明月光》,但是这个中文版舞台剧又是改编了英国大师作品、曾获英国劳伦斯·奥利弗最佳喜剧奖的《窗户上的尸体》。开心麻花的脚步也踉跄许久了,有点不思进取。

文艺,绝对的文艺

万茜经常被定义为文艺女青年,这事和《你好,疯子!》脱不了关系。饶晓志也是文艺青年,这片子也来自饶晓志的同名话剧,虽然票房也就1500万元多一点,但是影片成本不高,口碑尚可。疯子和精神病院,想给说明白了确实不容易,过于幽深,能在人性与秩序的层面晃悠出来一点味道就非常好了。不能因为结尾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独角戏,就在这上纲上线说万茜的表演教科书,给喜欢的演员扣帽子其实不利于好演员的发展。

2018年,黄渤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故事结构和人性寓言的内核与许多经典话剧(如《蝇王》)有相似之处,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黄渤多年经营攒下来的人气,和并不保守的处女作题材选择,以及舒淇王宝强张艺兴的加持,让影片的结局不错。但是个人觉得,故事走得其实并不深,可能和主创阵容有关,怎么类比呢,不是真的唐僧师徒,是几个浪浪山小妖怪在西行漫记。黄渤把《一出好戏》拍出话剧感,算是表扬吧,荒诞但是拖沓,但是13.55亿元票房,是上进型商业男主文艺转型的褒奖。

2014年的《十二公民》是一次高校模拟法庭,虽然一再解释这个假定,但是何冰、韩童生一众剧场派,完成度还是出色的,虽然豆瓣8.4的评分和1957年的《十二怒汉》差了整整1分,但这1分是另一个话题了。和《你好,疯子!》票房相当,但将西方故事成功本土化,在一个封闭空间内通过精彩的辩论展现了社会众生相和人性弱点,演技、台词和剧本都实现了软着陆,算是《十二怒汉》普及版。

戏台,和更大的展示舞台

陈佩斯老师深耕话剧舞台多年,《戏台》能够成为现象级作品,半是因为舞台剧高口碑基础,半是因为老艺人在新市场里的艰难求生,说陈佩斯的小品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不为过,而《戏台》也算得上这些年舞台艺术作品里的翘楚。但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其实《戏台》的口碑和最终票房并不能说完全挂钩了。票房4亿元冒头的《戏台》,最终也就是4亿冒头的收官,其实陈佩斯老师估计和大鹏一样不满。

《永不消逝的电波》和《只此青绿》两部现象级舞剧,都有了电影版,其实就是高清舞台官方摄录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加入了一些转场的补拍镜头——我觉得画蛇添足了。这也是一种补偿,因为即便一部舞台剧演出了几百场,能走进剧场去看的也没多少人。官摄高清版是一种解决方案,虽然没有走进剧场的如临其境,但也是一种体验。

九月初,田沁鑫导演的《抗战中的文艺》在合肥瑶海大剧院上映。没错,是上映,不是上演。中国国家话剧院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于2023年推出线上演播品牌“CNT现场”。2025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从7月延续至9月,将《北京法源寺》《赵氏孤儿》《狂飙》《大宅门》《鼓楼那些事儿》《青蛇》《生死场》《抗战中的文艺》八部经典作品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清影像,让舞台艺术佳作惠及更多观众。《抗战中的文艺》也是此次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高清展映季合肥站的收官之作。确实已经没有机会看秦海璐、袁泉和辛柏青一块演《青蛇》了,是一种补偿,有点聊胜于无,但有些戏譬如田沁鑫导演的几部,只能竖起大拇指:经典!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