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下霹雳舞 南京文旅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6:57 浏览量:1
新华社南京9月15日电 题:明城墙下霹雳舞 南京文旅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肖亚卓、王恒志
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明城墙脚下人头攒动,当现场DJ打碟的节奏响起,年轻的B-Boy和B-Girl们(霹雳舞选手)冲上舞台,风车、托马斯全旋、倒立定格……一个个高难度舞蹈动作,引来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叫好。
刚刚过去的周末,2025年中国街舞联赛(南京站)连续第四年在老门东上演,年轻潮流的霹雳舞运动与古朴厚重的砖石古城形成了鲜明对照,也成为这项赛事在南京的独特标识。
老门东因位于中华门以东得名,这里的街区保留历史街巷肌理,展示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集中体现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传统风貌的特色区域,近年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南京市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也是不少年轻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我们与霹雳舞的牵手应该说是一拍即合。”南京门东历史街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扬回忆,2022年景区希望通过办体育嘉年华引入新的活力,正好南京要办中国街舞联赛的分站赛。“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舞台放到明城墙下,既展现我们古城风貌,也能吸引年轻人聚集。”刘扬说。
景区方面希望借助街舞赛事带来年轻活力。作为赛事主办方的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则看重的是南京老门东本身的独特气质。
“中街联赛(中国街舞联赛)那么多分站赛里,南京站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室外搭建舞台的比赛,也是最有辨识度的一站。在明城墙下跳霹雳舞,潮流项目与传统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非常独特。”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街舞委员会主任任雯说。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项20条重点举措,其中包括举办体育消费活动,持续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等品牌活动。
老门东最近四年举办中国街舞联赛的实践,与国家层面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不谋而合:赛事在景区中心广场上演,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赛;观众在比赛间隙顺路探访老城巷陌、品尝当地美食;景区商户也借机推出优惠和定制产品,形成“观赛+消费”的良性循环。赛事不仅是一场竞技,也成为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的结合点。
“暑期的时候,我们工作日的客流量在5万左右,周末能到8到9万。开学后我们的客流量有所下滑,但是昨天(9月13日),因为有这个比赛,我们的客流量再次达到了暑期周末的水平,”刘扬说。
“老门东目前一共有签约商户170多家。这次街舞联赛期间,将近60家商户在‘住、吃、购、游’四个方面为参赛选手推出了优惠活动,从酒店预订到餐饮消费,都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他补充道。
只要有人气,就会有转化,一线商户最能感受人流量带来的“红利”。景区内寻魏随园老门东店店长王洁说,这次赛事期间餐厅的人流量能达到普通周末的1.5倍以上,其中多数都和赛事直接相关。
四年来,这站赛事已成为老门东的固定风景,同时也见证了中国霹雳舞的发展,承载了选手们的成长记忆。不少选手从一开始参加U14组跳到了公开组,上海队的李后桦就是其中一个。此前曾多次拿到U14组冠军的他,这次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公开组的冠军。
“我已经连续四年来老门东参赛了,每年到9月好像就已经很固定,要来到南京,来到老门东。”李后桦说,“我很喜欢这一站的氛围,在城墙下比赛很特别,也有不少游客会因为看比赛而停下来,我觉得这也是推广我们霹雳舞的机会,他们的欢呼也会给我格外的动力。”
观众的反应正好印证了他的感受。来自徐州的王聪和曹燕京原本只是到老门东游玩,结果被现场氛围吸引,干脆看了一下午。
“现场的感觉比电视上震撼多了,尤其是几个高难度动作,真的很帅。”他们说,“我们看了一会,中间去吃了点东西,然后马上又赶回来看了剩下的比赛。”
在古城街巷与年轻舞台的同框中,中国街舞联赛(南京站)达成了双向成果:一头是文体旅与消费,一头是竞技与传播。连续四年扎根老门东,这站赛事为品牌活动与城市场景的结合提供了可参考的办赛样本,也让政策导向在市井街巷落地生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