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女大学生跳女团舞惹争议:这类大学,还敢送女孩去读吗?

发布时间:2025-09-15 21:05:48  浏览量:1

一场迎新晚会,满台大长腿,尖叫声不断,却让无数家长心头一紧。

是青春活力的展示,还是低俗品味的蔓延?是校园文化的创新,还是教育底线的失守?是大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还是被娱乐至上的风气带偏?这些问题,在某学院迎新晚会后,盘旋在许多人的脑海中。

事件回顾,晚会节目引发舆论风暴

近日,海口经济学院迎新晚会上的一个节目引发了广泛争议。网络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女学生们穿着短裙表演韩国女团舞,台下身着迷彩服的新生们尖叫不断。

相关视频迅速传播,评论区瞬间被点燃。不少网友直言“学校不是娱乐城”,还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民办特色”,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给学校贴上了“野鸡大学”的标签。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往届学生和家长透露,该校周末常有豪车云集,疑似有社会人士接送学生,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学校风气的质疑。

争议焦点,大学教育的尊严何在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教书育人,而非哗众取宠。当迎新晚会的节目选择倾向于低俗娱乐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大学的尊严和底线在哪里?

教育的核心始终是育人,而非娱人。适当的文艺活动能够丰富校园生活,但一旦过度娱乐化,就会模糊了学校与社会娱乐场所的界限。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节目能够通过学校审查?是谁认为这类表演符合大学迎新晚会的标准?这背后反映的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盲目和价值观的错位。

深层剖析,高校价值观导向偏差

这不是简单的节目选择失误问题,而是高校价值观导向出现了偏差。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院校,为吸引眼球和生源,盲目追求“热闹”和“流行”,忽视了教育应有的严肃性和深度。

包容不是无原则的接纳,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前提下的多元共生。大学应该包容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但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坚持,确保活动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大学身份和社会期待。

高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学校的每一个活动都在传递着它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当学校选择以女团舞作为迎新重点时,它实际上是在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建设思路,重塑高校文化自信

面对争议,高校应当反思自身文化建设的方向。大学需要活力,但更需要格调;需要创新,但更不能忘记本色。高校文化活动应当体现大学精神,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晚会节目可以活泼多样,但必须把握分寸,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例如,可以展示中国传统舞蹈、现代艺术表演、学术科技成果等,这些都能展现大学生风采,同时又具有文化深度。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活动审查机制,确保各类活动符合教育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

真正的教育进步,源于理性建设而非情绪批判。我们指出问题,是希望高校能够引以为戒,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引领。

选择大学就是选择一种成长环境,一种文化熏陶。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我们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又该如何守护大学这片净土?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但首先得确保这火焰照亮的是前行的道路,而非只是短暂的喧嚣。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理性讨论,共同关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