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网红,却让万人痴狂:柳永笔下最美舞者,真正的顶流是她!
发布时间:2025-09-18 12:00:00 浏览量:1
人说女人有颜任性,无颜认命。
她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天生丽质,长袖善舞,她只知道自己是一处风景。
一处盛名如柳永者,也会折腰为她赋诗的风景: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英英妙舞腰肢软。
她的舞姿轻盈而灵动,她的腰身纤美柔软。
没有谁,不会在她美妙的舞动中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世间怎会有舞者如此曼妙,一舞动心?
章台柳,昭阳燕。
见到她,你会觉得古史中那些惊才绝艳的女子一个个全都鲜活起来,如在面前。
从前,传闻只是传闻,不可一信。
如今,传闻忽然有了样貌,有了来处又有了落处。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看啊,她身穿锦服华冠,在奢美的绮堂与筵会上,无数人不惜豪掷千金,只求一睹她的风采。
也许她身旁还有别的女子,无数让人眼花缭乱的女子。
若是没有她,那些女子也会让人目眩神迷,视为九天仙娥。
但一有她在,她们全都失了颜色,沦为陪衬。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在那香气沁鼻的舞台上,乐器的声音尚未正式奏响,她已美目流盼,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儿。
她身上佩戴的环饰微微颤动着,如另一曲让人期待的丽音,即将婉转耳畔。
这一刻,乐未奏,舞未起,但她已是焦点。
所有观者心中无可撼动无可置疑的焦点。
乍入霓裳促遍。
乐声转急,霓裳羽衣曲已进入快板阶段。
如弱柳扶风的她,如何能经得起这般风狂雨骤?
但事实上再繁复急促的乐意,在她似乎都可以举重若轻。
逞盈盈、渐催檀板。
请看,她那盈盈的身姿,不仅与乐音配合得天衣无缝,更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观众不得不同意,此时此际,不是檀板在催促她,而是她在一点点催逼着节律,随自己所愿尽情展示。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回旋,回旋。
她的长袖,忽而如霞光缓缓垂落,流金溢彩,夺人心魄。
她的脚步,忽而如疾风迅速扫过,动如脱兔,惹人心惊。
进与退之间,旁人完全摸不到她的路数,只能沉浸在她的一举一动间,被她千般姿态深深吸引与折服。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如她这般千娇百媚,倾国倾城之类的描述早已是寻常夸赞。
若是不信她的魅力,且看伊人漫不经心地回眸,就在刹那之间,足已让无数观望的人魂牵梦萦,肝肠寸断。
《柳腰轻》,柳永以其精妙的笔触,成功勾勒出一幅繁华都市中的歌舞升平图景。
词作上片以烘托渲染为主,通过描写宴会的奢华、宾客的身份以及歌女“英英”的出场,营造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氛围,为下片的精彩表演埋下伏笔。
至于英英是实称或美称,倒并不重要。
词作以“章台柳,昭阳燕”比喻英英,不仅展现歌女的美貌,更暗示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受到的追捧。
下片则将视线聚焦于歌女的表演本身,通过对她舞姿、神态、以及音乐节奏的细致描绘,如“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将一个技艺精湛、风情万种的歌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果仅仅是描绘外貌技艺,算不得柳永的功力,结尾处“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仅此一句,就将歌女的形象永久留在读者心中。
歌女的魅力,由此被推向极致。
这分明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歌女对观者造成的巨大冲击力。
在柳永一层又一层的铺排之下,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描绘一点也不言过其实,反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柳腰轻》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对美的直观描绘,更在于它能够捕捉到那个时代特有的都市文化和生活气息。
柳永凭借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平凡的歌女塑造成了超越时代的美的化身,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大众词人”的艺术魅力。
虽然有评论者认为柳永此作有语言堆砌之嫌,甚或有人觉得柳永在贬低女性,将女性的美功利化商品化,但此类解读终归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读者对柳永词作中女主人公光彩四射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其鲜活的形象、流畅的叙述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宋词中描写女性美和都市风情的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依旧充满魅力。
柳永以他不朽的笔墨定格了英英,定格了这位或许连姓名都不可考的传奇舞者,光影流动间,任岁月流逝,她必将继续舞动下去,也必将继续美丽下去。
倾国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