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校史搬上舞台,这部原创话剧让烽火岁月“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9-19 12:15:11  浏览量:1

“嘭!嘭!嘭!”随着一枚枚炸弹落下,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以下简称“联中”)校长汪焕章把同学们护在身下,大喊道:“侵略日寇打过来了,我们要向西撤离,这一路会很艰难,但是我们一个都不能少!”台下,观众屏息凝神,仿佛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直到师生成功转移,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9月18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校史剧《迁徙》在宁波广电集团首次公演,15000余名师生在直抵耳目的艺术体验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共同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迁徙》剧照。学校供图

上一堂直抵心灵的“思政大课”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年,也是“九•一八”事变发生94周年。在师生的演绎下,80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呈现:师生趁夜色翻山越岭转移、饿着肚子高唱抗日歌曲;老师冒着炮火四处筹措粮食,带领学生辗转宁海、新昌、天台等地,以祠堂、寺庙为课堂,在烽火中守护教育的火种……这些情节无一不是真实校史的浓缩。

“面对山河破碎、教育濒危的困境,‘联中’师生坚守文化火种、坚持教育救国,学校因此成为了当时的‘浙东最高学府’,为新中国培养了童先林(新中国宁海县第一任县长)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作为后人,我感到十分自豪!”宁海校友会会长周方豪在观看后激动地说。

许多学生表示,观看演出如同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台上唱响校歌‘雪国耻,尝胆卧薪,誓追先贤之芳踪……’,我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社工2411班诸葛国庆说。“我演的不只是一个角色,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怀。我们要把先辈们‘教育救国’的情怀传承下去。”剧组成员、研学2472班黄卫慈有感而发。

2025级新生、跨境2522班邵佳琪观看首演后说:“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太有意思啦!原来80多年前,我的学长们就有如同西南联大般迁徙办学的辉煌历程,很高兴进入这所百年老校!”

《迁徙》剧照。学校供图

走一段重回历史的“创排之路”

从创排到公演,《迁徙》凝聚了众多师生的心血与智慧。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实施“双导师制”,聘请宁波市曲协、海曙区曲协的艺术家担任德育导师和校外指导,与校内教师共同打磨剧本、指导排练。

自六月起,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反复读剧本、背台词、练走位。德育导师、海曙区曲艺家协会主席杨承江深受感动:“作为校外导师,我深刻体会到‘以文化人’的实践意义。学生们的投入和成长,正是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在筹备过程中,学校组建了跨部门、学院的创编团队。编剧庄丹华教授作为非遗保护和地方文化专家,依托多年学术积累,带领团队实地走访了13个历史办学点,查阅宁波、宁海等地千余份档案,与众多校外专家反复论证、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具有校本育人特色的原创校史剧本。

学校还组织学生重走“联中”迁徙之路,感悟先辈精神。“行知征客”小分队队长吕嘉诚说:“我们不仅在探寻历史,更在步步行走中与先辈对话。传承从不是口号,是身体力行把过往的光点燃!”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重走“联中”迁徙之路。受访者供图

点一盏薪火相传的“育人之灯”

“这是一堂生动的育人精品课。”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习明表示,《迁徙》深度融合校本资源与时代主题,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抗战故事、教育故事,是以文艺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我们要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史的挖掘、排演中来,让校史‘活’起来、‘燃’起来。”该校“校史育人”辅导员工作室成员忻颖说。

“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希望‘迁徙’的故事成为跨越时空的育人‘密码’,通过课外育人的方式,激励新时代青年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以自身的确定性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史习明说。

《迁徙》剧照。学校供图

据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以《迁徙》为核心,重新成立“鄞联剧团”(抗战时期学生社团),开发校史AI短剧、文创产品,开展巡演、读书会、档案展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校史育人品牌化、常态化,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