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舞“航空大棒”逼华稀土让步,专家说损人不利己恐自食其果
发布时间:2025-09-20 09:18:06 浏览量:3
华盛顿政治舞台上又上演了一出“碰瓷”闹剧。9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约翰·穆勒纳尔公然向特朗普政府喊话,威胁若中国不满足美国稀土供应要求,就应切断中国航空公司在美国及其盟国的着陆权。这位以“对华强硬”著称的政客,竟将两国正常航空合作当作地缘政治勒索的筹码,试图以民用航空为杠杆撬动中国在战略资源上的让步。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豪赌,实则是美国在稀土焦虑下的战略短视与无奈。
穆勒纳尔的提议并非孤例,而是其长期炒作涉华议题的又一“杰作”。他领导的“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便成了抹黑中国的“专业户”。今年7月,他曾致信美国七所大学,要求终止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在芯片领域,他激烈反对特朗普政府恢复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芯片的计划。此次将矛头对准航空业,直指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阿喀琉斯之踵”——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稀土加工产能,美军工体系对华稀土依赖度超90%。这种战略焦虑让穆勒纳尔们病急乱投医,竟将两国每年数百万人次往来的航线当成了“人质”。
然而,这场“航空牌”闹剧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中美航线在经历疫情冲击后,目前每周仅维持48班往返航班,远低于疫情前的119班。若按穆勒纳尔建议进一步限制,美国航空业将首当其冲。联合航空、美国航空及达美航空刚获准延长赴华航班许可六个月,若政策生变,这些企业将损失惨重。更讽刺的是,波音公司近20%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对华飞机出口管制升级,只会加速中国商飞C919的崛起,最终反噬美国制造业优势。美国旅游业同样将遭受重创,中国游客每年为美国贡献超300亿美元消费,限制航班无异于自断财路。
穆勒纳尔的提议本质上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危险游戏。稀土供应链的形成是市场规律和技术积累的结果,而非政治胁迫能轻易改变。美国即便投入重金重建本土供应链,也需5-10年才能形成有效产能。在航空领域,中国已具备完整产业链,限制合作只会加速其自主创新。这种将民用合作武器化的做法,正在侵蚀国际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当政治算计压倒理性决策,最终买单的将是两国普通民众和那些在产业链上挣扎求生的企业。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闹剧,不仅解决不了美国在稀土供应上的结构性困境,反而可能加剧美国航空及相关产业的压力,并损害当前好不容易有所缓和的中美关系。穆勒纳尔们该醒醒了,在全球化时代,零和博弈早已过时,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