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米娜”登陆汕尾!三台共舞,广东或迎今年最强台风季
发布时间:2025-09-20 02:04:00 浏览量:2
最新动态:2025年9月19日14时50分,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以强热带风暴级(10级,25米/秒)在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沿海登陆,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 。这是继2024年台风“小犬”之后,又一正面袭击广东的强热带气旋。更严峻的是,西北太平洋正上演“三台共舞”——第18号台风“桦加沙”和第19号台风“浣熊”已于9月18日生成,其中“桦加沙”未来可能发展为超强台风,成为今年“风王”,广东或在7天内遭遇台风“二连击” 。
一、“米娜”来袭:狂风暴雨席卷广东
(一)登陆实况与风雨影响
“米娜”登陆时,汕尾沿海阵风达11-12级,导致部分广告牌倒塌、树木折断。截至19日16时,广东中东部沿海及南海东北部海域风力普遍8-10级,汕尾陆河县、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局地累计降雨量已超2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80毫米 。预计19日夜间至21日,广东将迎来两轮强降雨:
- 首轮(19日晚-20日):粤东、珠三角中东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350-400毫米),深圳、惠州等地城市内涝风险极高;
- 次轮(20日晚-21日):降雨带西移至珠三角西部和粤西,局地仍有大暴雨,叠加冷空气渗透,次生灾害风险持续升级 。
(二)应急响应与民生影响
广东省防总已于19日10时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启动水利防汛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 。全省68个市县生效台风预警信号,其中汕尾、海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惠州、深圳等18个市县发布蓝色预警 。受此影响:
- 交通:杭深高铁、甬广高铁19日下午起全线停运,深圳机场取消19-21日超200架次航班,珠江口及南海北部海域船只全部回港避风 ;
- 民生:惠州、汕尾、深圳等地中小学、幼儿园停课,珠海11个滨海景区关闭,九洲港、蛇口码头等停航 ;
- 农业:粤东晚稻主产区出现大面积倒伏,预计损失超3亿元,渔业养殖因风暴潮受损严重 。
二、“三台共舞”:“风王”逼近华南
(一)第18号台风“桦加沙”:潜在的超强台风
当前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桦加沙”(热带风暴级),正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移动。气象专家分析,其发展条件极为有利——海温高达29-30℃,垂直风切变极小,预计23日前后强度将达超强台风级(≥51米/秒),成为今年西北太平洋“风王” 。路径预测显示,“桦加沙”大概率于25日前后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或与冷空气结合形成极端风雨天气,可能引发珠江口风暴潮、西江洪水等复合型灾害 。
(二)第19号台风“浣熊”:外围环流影响广东
“浣熊”(热带风暴级)目前位于西北太平洋远洋,预计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尽管其中心不会直接登陆广东,但其外围环流可能与“米娜”残留云系结合,21-23日给粤东、闽南带来持续降雨,加剧土壤饱和风险 。
三、科学防御:筑牢安全防线
(一)次生灾害防范
- 地质灾害:汕尾陆河县、河源紫金县等11个县(区)已发布山洪灾害红色预警,需重点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尤其关注山区切坡建房、老旧房屋周边安全 ;
- 城市内涝:深圳、广州等城市启动排水应急响应,市政部门提前预置移动泵车,对易涝点进行24小时值守 ;
- 农业减灾: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指导农户抢收成熟晚稻,加固蔬菜大棚和畜禽圈舍,降低损失 。
(二)公众应对建议
1. 密切关注预警:通过“广东天气”APP、官方微博等渠道获取实时信息,避免前往沿海、山区等危险区域;
2. 做好物资储备:准备至少72小时的饮用水、食品、应急照明设备,检查门窗加固情况;
3. 保障出行安全:非必要不外出,驾车避开积水路段,遇大风天气远离广告牌、树木;
4. 警惕次生灾害:居住在低洼地带或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居民,需提前转移至安全场所 。
四、历史对比:今年台风季的特殊性
与往年相比,2025年广东台风季呈现三大特点:
1. 生成时间早:首个台风“珊瑚”于4月生成,较常年偏早1个月;
2. 强度偏强:截至9月,已有3个台风达到强热带风暴级以上,其中“桦加沙”可能成为近五年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
3. 路径复杂:“三台共舞”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台风移动路径不确定性增加,预报难度加大 。
面对这场“台风接力赛”,广东省已进入“战时状态”。省防总强调,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严格落实“三个联系”责任人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如气象专家所言:“‘米娜’只是序幕,‘桦加沙’才是真正考验。”全省需严阵以待,打好这场防台风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