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没事最好过安静的生活,少参与各种各样的聚会
发布时间:2025-09-20 14:00:31 浏览量:2
你说,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没事真的就该过点安静日子,别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到处跑场子、吃喝应酬,谁听谁明白,可真到自己身上,哪那么容易。
就拿我家楼上的王阿姨说事儿,她六十五了,退休后呢,一开始也是觉得日子无聊,家里蹲了不到两个月,就坐不住了,一天到晚抱怨没意思。
后来她参加了小区的广场舞队,还加进了“邻里互助群”,再往后,各种小饭局、旅行团、棋牌约会,几乎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嘴上总说,趁着还能走动,多跟朋友聚聚,要是有啥事了,连聚会都没机会。
可我记得去年冬天,那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惊吓。那天下午,他们舞队约了十来个人去市郊那个农家乐吃饭。大家都挺高兴的,几个老太太喝点小酒,还唱起了歌。
晚上回到家,王阿姨忽然觉得浑身发冷,也没太放在心上。
结果半夜发起了高烧,一量温度39度,搞得全家人慌作一团,赶紧送医院,最后查出来流感合并肺炎,还住了半个月院。
那段时间,她女儿天天往医院跑,又请假又担心。王阿姨自己也感叹:"我这一年到头养的精神气儿,还不是出去应酬把自己搞垮了?"
其实啊,人上了年纪,身体真不比以前,可能前一分钟还没事,下一秒就出状况。常和朋友们一起聚会是开心,可一旦谁生点小病,或者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都可能给整个家庭添乱。
而且这年纪了,熬夜、高油高盐的聚餐、环境嘈杂,这些小 行动 都能突然放大影响,有些后果真不是闹着玩的。
说个更扎心的例子。我姑父原来是个人人羡慕的主——退休教师,乐观又能干,喜欢搓麻将,每天风雨无阻,地下室的麻将桌他不去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开始几年也没什么,大伙儿都劝他注意身体,适度娱乐。他总笑,说只有锄头不休息,我可得趁现在好好玩。
可惜呀,就去年春天,一天打牌时,他突然心慌,头晕得厉害,后来心肌梗塞,差点没救过来。
从那以后,他一下子老了很多,卧床修养,一沾床心气儿就下来了,人越发安静,孩子们都说:“爸,这些年其实没必要那么拼,聚会是好事,但咱得掂量自己。”
有人说,人嘛都需要社交,特别是年纪大了,怕孤单。也对。可说到底,60岁以后,那就是个临界点,折腾不起了。精神愉快可以有,但真不能老热闹,有时候安安稳稳在家,读本旧书,看看窗外发发呆,慢悠悠地生活,反倒更长久。
就像我爸,他今年七十出头,年轻时不比谁差,退休后却觉得清安最舒服。儿女不在身边,他也很少主动联系什么同事、老友,就在家种点花草,偶尔做饭,闲着就在阳台上看看新闻,写写随笔。
每次有人喊吃饭,他都是婉拒,“年轻时候的热闹都过够了,现在最怕受累,不如自个儿待着。”
他身体反倒比同龄人都要硬朗。偶尔孙子回来闹腾一宿,第二天他就说困得不行,要缓两天才行。这不是懒,而是真正懂了怎么养自己的精气神。
所以,您说这样的道理,听着寻常,可细想起来真是门大学问。
朋友们,老了以后追求个安静,有人觉得无聊,其实无聊未必就是坏事。想想年轻时风风火火,几十年操着心,到这个年纪,难得可以歇下来,好好喘口气,为什么非得拎着精神包袱到处奔波呢?
是的,生活还得继续,但别把热闹当成唯一的意义,安静和平淡里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而且,家还有儿女,他们一个电话就是全部的牵挂。
老人一生恩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家庭和健康。
所以六七十岁的人呐,真的没事最好还是安安静静过日子,别老想着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等老了,咱们去掉那些不必要的折腾,看淡热闹,享受慢慢的生活,这才是最幸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