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这座博物馆里,藏着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舞》——

发布时间:2025-09-21 00:04:59  浏览量:1

踏进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博物馆

瞬间像穿越到了时光长廊

陶土小人、丝绢衣裳、青铜物件

……

作为全国首个舞蹈专业博物馆

这里简直是部会跳舞的“活历史”

千余件从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的

乐舞文物和复制品

陶俑、文献、影像等形式“复活”了

它们用最酷炫的姿势

讲述着中国舞蹈五千年的故事

这波沉浸式体验,值了!

时空长廊:舞蹈的文明密码

“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是文明的密码。”舞蹈博物馆馆长阮伟向记者介绍。

▲秦汉至隋唐展区

从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

博物馆对舞蹈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

分为原始社会、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民国

八个时代板块

讲述了每段时期的

历史文化和舞蹈特征

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

古代乐舞俑、器具、文献资料等

进行精彩呈现

让参观者能够直观感受到

中国舞蹈文化的魅力

汉代气象:长袖善舞的盛世华章

▲西汉乐舞百戏俑群

汉代展区以一组徐州驮篮山出土的长袖舞俑群为核心。六尊陶俑分两组呈雁阵排列,前组单袖起舞,后组双袖飞扬,宽大的袍摆如喇叭般展开,完美诠释了“翘袖折腰”的经典舞姿。与之配合的十尊乐伎俑跪坐成列,虽原件乐器已失,但根据同期文物复制的筑、瑟等乐器,再现了汉代乐舞的恢宏场面。

▲七盘乐舞俑群

北朝遗韵:萨满巫舞的神秘世界

魏晋南北朝展区营造出

浓郁的草原氛围

中央展柜中的萨满巫师俑

格外引人注目

▲(魏晋南北朝展区)萨满巫师俑

这尊1979年出土于河北磁县茹茹公主墓的陶俑,高29.8厘米,生动再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宗教舞蹈。头戴红色尖顶帽的巫师左手持锯齿法器,身体呈歌舞姿态,浓眉深目的面部特征展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

霓裳遗韵:战火中的绝版记忆

唐代展区是整个博物馆的精华所在

中央展台上

九尊真人大小的女舞俑构成环形阵列

再现了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舞》

▲(中央展区)洛阳出土唐代《霓裳羽衣舞》舞俑

领舞者云肩广袖

双臂如柳枝般扬起

其余舞者或甩袖回旋

或执箫吹奏

衣袂褶皱的线条仿佛仍在流动

“这组陶俑的复原过程堪称传奇。”北京舞蹈学院特聘教授、传统陶俑复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蒨老师指着展柜中的老照片说,她正是这批珍贵复制品的创作者。作为中国美术考古学奠基人王子云先生之女,王蒨从小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成长,继承父志投身文博事业三十余载。

▲隋唐后仰女舞俑群

“1942年,我父亲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洛阳山洞发现这批唐代舞俑时,就预感到它们的珍贵价值。但是很可惜,原件后来毁于战火。”王蒨回忆道。正是凭借王子云先生当年抢救拍摄的这批绝版照片,王蒨带领团队历时五年,终于完成了精准复制。

“你看领舞者的手臂为什么是细条状?”王蒨指着领舞者的手臂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唐代工匠的写意手法,用夸张的纤细感表现‘翩若惊鸿’的意境。如今通过复原,让白居易笔下‘飘然转旋回雪轻’的舞姿重现人间。”

墓门后的盛宴:郑仁泰墓俑群

转入墓葬舞蹈专题区

低温灯将一方展柜照得如同夜宴

十二尊彩俑组成的乐班正在“演奏”

胡人鼓师虬髯怒张

汉人歌伎朱唇微启

这些来自唐代名将郑仁泰墓的乐舞俑

生动再现了当时贵族宴饮的奢华场景

▲(隋唐展区)唐代郑仁泰墓乐舞俑

“郑仁泰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他的陪葬乐舞俑融合了胡汉风格。”王蒨指着一名翻腾姿态的俳优俑解释,“这种杂技动作源自中亚,说明唐代乐舞已高度国际化。”据史料记载,郑仁泰曾率军远征天山,墓中胡风乐俑或许正是丝绸之路的见证。

宋元意趣:杂剧与市井百态

▲辽宋西夏金展区杂剧俳优俑

宋代展区内,三尊金代杂技俳优俑正“上演”一场小型戏剧。吹口笛者鼓腮瞪眼,执节板者抬腿欲跃,夸张的表情令人忍俊不禁。河南焦作出土的这组俑证实,杂剧在金元时期已风靡北方民间。

▲(元明清展区)元代蒙古乐舞俑

元代展区则充满草原气息。一对元代蒙古乐舞俑正在“表演”,舞者左腿弓步前踏,袍角翻卷出风痕,吹奏者脖颈青筋凸起,仿佛能听见闷雷般的筚篥声。这些充满力量感的舞姿,展现了蒙古舞蹈独特的力与美。

▲(中央展区)徐州驮蓝山汉墓乐舞俑群

从汉代长袖舞的翩跹飞扬

到北朝萨满舞的神秘仪式

从唐代霓裳羽衣的盛世华章

到宋元杂剧的市井百态

这些静默千年的陶俑

正以凝固的舞姿

诉说着中华舞蹈艺术的源远流长

▲少数民族展区

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中,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段舞姿都是文化的传承者。这座博物馆不仅保存了记忆,更搭建起连接古今的桥梁,让千年的舞步得以继续翩跹。

博物馆为北京大中小学团体参观者特别推出:

01

专业讲解:由北舞师生担任导览,深入浅出,生动讲述舞蹈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02

沉浸式课堂:可预约博物馆体验课,学一段汉唐舞姿,体验“盘古舞”。

03

舞蹈互动工作坊(可选):走进北舞教室,体验北舞课堂。

预约须知

1

开放时间

对校内师生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四09:00-17:00对社会公众开放时间周二、周三09:00-13:0012:00停止入馆周四13:00-17:0016:00停止入馆

2

预约办法

1.参观范围和人数:目前舞蹈博物馆只接待团体(未成年人团体参观,必须有成年人带领)。根据场馆面积,每个时段预约游客总数不超过30人。每个团体人数,原则上在5人以上、30人以下(含30人)。

2.分时段预约:

周二09:00-11:0009:3011:00-13:0011:30周三09:00-11:0009:30周四13:00-15:0013:3015:00-17:0015:30

3.预约方式:参观预约请关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微信服务号,回复“预约”后扫描小程序二维码选择时段进行预约,或致电010-68411613咨询。

3

入校须知

预约成功后,请在当天指定时段内,由北京舞蹈学院南1门刷身份证入校;为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参观团队须按照指定线路进馆和离校。

进馆线路:从北京舞蹈学院南1门进入,左转至舞蹈剧场,上二楼至舞蹈博物馆。参观结束后须按原线路离校。(由于校园面积有限,参观车辆请在校外周边自行解决停车问题)

4

010-68411613

周一09:00-11:0014:00-16:30周二/14:00-16:30周三/14:00-16:30周四09:00-11:00/周五09:00-11:0014: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