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鹤壁的成语典故:“载歌载舞” “酒池肉林”
发布时间:2025-09-21 14:43:32 浏览量:1
“载歌载舞”
载歌载舞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ài gē zài wǔ。
字面意义: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引申含义:形容尽情欢乐的场景。
出 处:源自《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原句中写作“载歌且舞”,后来逐渐演变为“载歌载舞”。
原始功能:最初的歌舞兼具宗教性与社会性。一方面用于敬神(如祭祀),另一方面服务于求偶需求:舞蹈动作可展现健康体魄,歌声传递情感,促进族群繁衍。
周朝将祭祀制度化,弱化了原始巫鬼文化中的狂放歌舞,转而推崇庄重的音乐与礼仪,导致歌舞的形式趋于程式化。
“酒池肉林”
典故来源:《史记·殷本纪》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这是最早记录商纣王奢靡行为的史料。
释义
本义:字面描述商纣王以酒注满池塘、悬挂肉类如树林的历史场景,专指统治者极端奢侈腐化的生活状态。
引申义:形容纵欲无度的享乐行为;泛指酒肉丰盛至极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