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上级媒体看潮阳】英歌起潮阳,根脉连中原!《中国潮阳英歌》新书发布

发布时间:2025-09-21 23:08:16  浏览量:2

9月21日下午,以“英歌起潮阳・根脉连中原”为主题的《中国潮阳英歌》新书发布会暨潮汕文化交流活动在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英歌小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创作团队、媒体代表及英歌文化爱好者等,共同见证首部系统研究潮阳英歌的学术著作发布,畅叙英歌文化与中原文明的深厚渊源。

作为国内首部从文化人类学、中国舞蹈史及潮阳人文历史角度系统研究英歌的学术著作,《中国潮阳英歌》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郭小东担任主编,黄国钦、陆基民、蔡妙芳等多位作家撰稿,著名摄影家、《南风窗》杂志社原社长陈中担任全书视觉总监,河夫等画家精心创作插图,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全力打造。该书深入挖掘英歌的动作、阵势、脸谱等元素中蕴含的历史积淀与精神风貌,清晰梳理其从中原文化火种到潮汕特色非遗的演变脉络。

《中国潮阳英歌》新书正式首发 图为赠书仪式

新书发布会上,广东省委原副书记蔡东士,著名文学评论家、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黄树森,著名作家、教授、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得主章以武,武警广东省总队原副司令员、广东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吴庭富等分别发来贺信或贺词视频,对新书出版表示热烈祝贺,肯定该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在主题分享环节,暨南大学党委原书记、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广东省文史馆文史研究院副院长蒋述卓深层次解读潮阳英歌“火热出圈”的文化现象,称其是传统文化当代活力的生动体现;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名编工作室主任、《中国潮阳英歌》责任编辑李斌回顾了书的出版历程,阐述了其在潮汕文化研究中的学术地位;《中国潮阳英歌》撰稿人、著名作家陆基民深入阐述书中突破性观点,回顾创作团队在田野调研与学术梳理中的执着坚守;潮阳一中教师吴承林与河陇中学学生沈可欣分别从教育者与青少年视角分享阅读感悟,展现英歌文化在代际传承中的生命力。

此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兵、河南卫视《经世・国学》制片人廖璐,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文学院兼职教授黄赞发,广州市社科院原院长李明华等先后发言,围绕文化养成与大学教育、潮阳文化与媒体传播、英歌在岭南文化中的定位等展开交流,提出建设性见解。英歌小镇董事长郭子龙、铜盂镇镇长黄茂志分别介绍英歌小镇建设及铜盂镇千年人文历史,展现当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成果。

潮阳铜盂英歌小镇龙飞英歌队表演

据了解,潮阳英歌迄今有上千年历史,其源于古傩舞,唐宋时期形成雏形,明代大为盛行,并以潮阳为中心向外传播演变,融入劲拳矫腿元素后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流派。它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场面恢宏、套路多样、槌枝精巧,被学者誉为“中国民间舞蹈之根”。1996年,潮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英歌艺术)之乡”;2006年,潮阳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舞在潮阳区有着扎实群众基础,全区现有100多支英歌队伍,遍布13个镇(街道)。近年来,潮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英歌传承工作,成立潮阳英歌艺术研究中心,定期开展英歌大讲堂学术研讨活动,举办英歌舞常态表演、英歌路演以及春节潮阳英歌嘉年华等活动,深化英歌艺术研究与发展,扩大潮阳英歌的影响力。同时大力推动英歌进校园,目前已有3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英歌舞,培育后备人才,并开设英歌舞海外学员培训班,扩大传承范围。此外,潮阳英歌还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并先后赴德国、法国、阿联酋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潮阳英歌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出圈出海。

《中国潮阳英歌》的出版与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的举行,填补了潮阳英歌系统性学术研究的空白,搭建起英歌文化与中原文明对话的桥梁。随着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创建、《英歌36》推广、英歌小镇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将以多元方式激活“潮阳英歌”非遗生命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传承与创新的精彩篇章。

整理、编辑:潮 阳发布

素材来源:南方+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