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柏林电子展、慕尼黑车展被中国品牌霸屏,欧洲“快成亚洲舞台了”

发布时间:2025-09-23 10:46:00  浏览量:1

2025年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的展馆,中英文交替的宣传片在入口处循环播放,各国采购商与媒体记者在林立的展台间穿梭,近764家中国企业的集中亮相让整个展馆充满了"中国印记"。从智能家电到可穿戴设备,从清洁机器人到智能家居系统,中国品牌的产品矩阵已全面覆盖欧洲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一位长期关注展会的欧洲渠道商感叹:"现在走到IFA展馆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中国品牌的身影。这早已不是十多年前以OEM身份露面的中国厂商,而是带着完整品牌故事和高端产品线的全球竞争者。"这种强烈的现场冲击力,让海外同行直言这届展会"几乎成了亚洲品牌的舞台"。

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白色家电对欧洲市场出口额达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法国市场增速高达20.5%,这些数字背后是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4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研发费用超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这些投入转化成了节能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与过去强调价格优势不同,如今的中国企业更注重展示工业设计与环保理念,某清洁机器人品牌负责人透露:"我们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定价比国内还高,却依然有客户愿意下单,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整体体验。"

欧洲消费能力稳定,占全球市场份额四分之一以上,且统一的市场规则让产品一旦获得欧盟认证就能全域销售。而国内家电市场的饱和状态,尤其是白电领域的价格战,迫使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汽车领域,中国品牌的进攻同样迅猛。2025年慕尼黑国际汽车展上,748家参展商中就有116家来自中国,覆盖整车、电池、智能驾驶等全产业链。比亚迪宣布年底前将在欧洲32个国家布局超1000家门店,车型阵容扩充至13款;长安汽车携深蓝、阿维塔双品牌参展,针对欧洲市场完成150余项定制化改进;奇瑞在西班牙的合资工厂已投产,上汽塞尔维亚基地也将在年底建成。这些布局不仅是产品出口,更是全产业链的本地化运营。

中国品牌出海的成功,根本在于从"制造红利"向"品牌红利"的转变。科沃斯公关总监马宪彬表示:"我们正在逐步撕掉'低价'标签,这体现了中国企业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然而欧洲市场并非坦途。德国市场长期由西门子、博世等本土巨头主导,一位经销商透露:

"德国人买洗碗机,第一反应还是博世和美诺。"加上欧洲消费者对新兴品牌的天然谨慎,以及欧盟《人工智能法》等法规对数据安全的严格要求,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中国品牌正在通过多种策略应对这些挑战。在产品层面,重点布局纯电与插混车型,避开欧洲车企强势的燃油车市场;在技术层面强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本地优化;在用户层面瞄准年轻消费群体与家庭用户,通过“高性价比+个性化配置”的组合吸引用户。同时,中国企业加速在欧洲落地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本土化。

从柏林电子展到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的集体出海已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技术、品牌和生态的整体输出。这种转变不仅证明了中国家电和汽车产业的"规模领先",更展现了在技术、品牌层面实现"价值领先"的能力。欧洲市场欢迎新品牌,但前提是你要有长期陪跑的准备。中国品牌正在用技术创新和长期主义,他们具备这种长期主义的实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