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全国最高舞台,五部上海原创精品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
发布时间:2025-09-23 22:06:58 浏览量:1
“我们将过一个忙碌的国庆节。”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期待而兴奋地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即将揭幕,上昆全本《牡丹亭》率先亮相,10月4日至6日将在四川成都东安湖大剧院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
全本《牡丹亭》作为首个剧目亮相中国艺术节
紧随上昆《牡丹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觉醒年代》、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上海评弹团《千里江山图》、上海戏剧学院《江南》也将代表上海参加文华奖终评,在全国最高水平舞台展示上海近年创作实力,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从历史长河汲取精神力量
“《觉醒年代》已经演到第四个年头,但我们依然全神贯注,像对待从0到1的全新创作一样去打磨每一场演出,面对每一位新观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说。
舞台剧《觉醒年代》展现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舞台上的全机械转台根据演员表演转化成为不同空间,可旋转、可攀爬,既有独属那个年代的笔墨纸砚和一张书桌,也有校园内的激情澎湃和气势恢宏的感人场景。上海的“雨”、北京的“雪”、提灯、火苗,光影交叠,构建出《觉醒年代》宏大的历史背景,也传递浓厚的人文气息。
《觉醒年代》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与《觉醒年代》一样源自观众熟悉的大IP。评弹《千里江山图》改编自作家孙甘露“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小说。琵琶三弦声中,一段发生在上海的隐蔽战线故事娓娓道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歌剧厅参加文华奖终评的《千里江山图》将分为上下集,总时长280分钟。“这是评弹《千里江山图》首次以完整版形式走出上海,也是曲艺类剧目首次入围文华奖终评,凸显海派文艺创作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上海评弹团团长、《千里江山图》主演之一高博文说。
《千里江山图》
全本《牡丹亭》依托上昆“五班三代”数十年的积淀,通过上中下三台大戏的体量,以今人视角讲古典精粹,构建“主线爱情与副线社会”双线叙事结构,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爱情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现。谷好好介绍,自首演以来,《牡丹亭》足迹遍布世界17个城市和重要艺术节。
在千锤百炼中获得上海韵味
“我们坚守了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底线,同时拓展嫁接其他表现形式,清晰自由地将海派音乐自身的美和变化传递给现场观众。”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导演马俊丰介绍,6轮140场《海上生民乐》大胆探索科技与音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创造性融合。140场演出,每位参与者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唢呐演奏家胡晨韵说:“每一次演绎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不仅在音乐上呼应,更在气息、技巧和情绪上彼此激发,让唢呐的声音冲破既定想象,真正穿越时空的界限。”
《海上生民乐》
每个入围文华奖终评的上海作品都经过千锤百炼。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原创群舞《江南》根植环太湖地区民间舞元素,巧妙融入渔篮花鼓、渔篮虾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精髓。《江南》由吕梓民、李丹编导,自2022年开始创排,几经打磨,从第十三届“桃李杯”崭露头角,获评“优秀表演人才”,到第十四届荷花奖脱颖而出,背后是编导、演员们一遍遍的排练、修改、提高。
《江南》
在《江南》正式进入创作前,两位编导带领着学生一起研习江南舞蹈元素,“整整两周,我们从早到晚只做这一件事,要把‘江南’跳到骨子里去,必须掌握这种风格,在后续的创作和表演中才能得心应手。”李丹介绍,江南元素并非学校教学大纲内的内容,要传神地表现小巧克制、一步三颤、软糯随动的江南韵味,必须依靠大量打磨。而音乐中加入了江南特有的评弹,更增添诗性和地域文化色彩。
观众美誉是最好的激励
“我们尽力追求票房,但更在乎观众的美誉度。不少家长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来看《觉醒年代》,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褒奖和肯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舞台剧《觉醒年代》导演何念说,“上话在主旋律题材创作的赛道上一直十分重视作品的观赏性。我和制作人坚持《觉醒年代》的艺术风格,凸显每个人物细微的人性光芒。”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口碑。看了五次《海上生民乐》的观众张衡说,“每次都像打开新的音乐密码箱,这已成为我每年夏天最期待的文化仪式。”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介绍,暑期期间,许多家长特意将《海上生民乐》列入上海之行必打卡清单。一位家长赞扬《海上生民乐》演出视听效果震撼,“中英文字幕对乐器的详细介绍更是寓教于乐,是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的绝佳窗口。”正在学习中国文化的美籍华人小朋友Chloe Wang给乐团发来手写英文信,分享第一次听《海上生民乐》的感受,“我对所有的乐器都感兴趣,今后还要多看这样的表演!”
《江南》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先后在桃李杯、荷花奖比赛中大放异彩。李丹感到骄傲,“观众在《江南》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渔家灯火和流光潋滟。”许多网友直呼从《江南》中看到汉乐府“莲叶何田田”,看到李清照《如梦令》“误入藕花深处”。
2021年,《觉醒年代》与《海上生明月》驻场版首演,2022年全本《牡丹亭》首演,2023年《江南》《千里江山图》首演。2025年,它们一起奔向文华奖终评舞台,带着新鲜的热气接受观众检阅。
“每个阶段都是新的开始。”张惠庆说。
栏目主编: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