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复原乳退出“纯牛奶”舞台!新国标实施,乳企洗牌正式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24 14:11:13  浏览量:1

这几年,大家喝奶越来越讲究了,单靠“喝上奶”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了,大家更看重奶的品质和健康。就在9月16日,国家正式开始执行一个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后市面上卖的“灭菌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温纯牛奶”),只能用生牛乳或者生羊乳做原料,不能再掺复原乳了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中国乳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意味着我们喝到的牛奶会更纯、更天然,也标志着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逐步接轨欧美澳等发达国家的标准。过去,只有在奶源紧张或极端灾害等特殊时期,才允许使用复原乳作为应急手段。

新规上线也意味着行业门槛再次拔高。中小乳企如果还在依赖便宜的复原乳,那就难以继续在“纯牛奶”赛道上生存了。头部乳企因为自有牧场、奶源稳定,反而能在这轮洗牌中受益更多。

很多人对“复原乳”有误解,觉得它是“劣质奶”,其实不然。复原乳的全称叫“还原乳”,是用乳粉或炼乳加水还原成的乳液。像娃哈哈AD钙奶、旺仔牛奶这类老牌饮品,就是用全脂乳粉做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我国奶源紧张、冷链物流不发达,复原乳便宜、好运输,确实解决了不少人喝奶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很多人是靠这些奶制品补充营养长大的。

但问题也很现实。复原乳经过多次加热,像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活性酶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基本都被“热”没了。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也显示,虽然蛋白质、钙等大营养素差不多,但复原乳里的维生素B、C、泛酸等含量是最低的。

所以,随着我国奶源越来越充足,冷链、加工技术越来越先进,复原乳的“历史任务”也差不多完成了。2025年,我们已经不缺奶了,甚至奶源还出现了阶段性过剩,那就没必要再用复原乳做“纯奶”的替代品了。

这次国标更新的关键点在于:以后只有100%生牛乳制成的产品才能叫“纯牛奶”,复原乳只能用于调制乳、酸奶等其他产品,而且要在配料上标得明明白白。

新规一出,直接把“挂羊头卖狗肉”的空间封死了。过去有些乳企用复原乳冒充“纯牛奶”,现在不行了。你想打“纯牛奶”的标签?那就必须用真材实料的生牛乳。

这对伊利、蒙牛这些巨头来说是利好。比如伊利,40%的奶源来自自有牧场,还通过“牧场+合作社”模式锁定优质奶源。旗下的优然牧业是全国最大的原奶供应商,产量占全国10%。有了这套稳定供应链,伊利、蒙牛的“金典”“特仑苏”等高端产品也就有了品质保障。

而中小企业就没那么轻松了。自建牧场投资大、门槛高,转型成本也高。一些靠进口奶粉和复原乳维持产能的小厂,可能连转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退出“纯奶”市场,转向调制乳、饮料或其他品类。

不过,复原乳并没有被完全“封杀”,仍可在酸奶、奶酪、冰激凌等产品中使用,只是必须清楚标注。这其实也教育了消费者——以后买奶,认准“100%生牛乳”“纯牛奶”字样,就能避开复原乳。

从大环境来看,这是一次行业的“供给侧优化”。过去三年,我国原奶供应充足,价格持续下行。新规落地后,有助于淘汰低端产能、稳定奶价,提振整个乳业信心。

结语:复原乳“光荣退休” 中国乳业进入品质时代

复原乳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但时代变了。现在的消费者,愿意为健康、天然、高品质买单,就像“无糖茶”能火一样,“零添加”“真正纯奶”也越来越受欢迎。

新国标不仅让消费者更容易辨别产品好坏,也倒逼行业朝着更高标准、更优品质迈进。随着乳品消费从“普及”走向“升级”,这场关于“喝好奶”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乳业竞争,不再是价格战,而是品质战。谁能掌握优质奶源、稳定供应链,谁就能在这个新阶段脱颖而出。

复原乳,曾经撑起一代人的营养记忆,如今终于可以“光荣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