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一介舞女逆袭成皇帝宠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她究竟有何魅力

发布时间:2025-09-24 14:56:14  浏览量:1

任性的温成皇后为何能够在宋仁宗心中占据十余年的宠爱?她的光芒一度甚至盖过了正宫曹皇后。一个出身卑微的舞女,却凭借自己的才情与性格,逆袭成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死后更被追封为皇后。她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

她就是宋仁宗的张贵妃,河南永安人,父亲张尧封。本该是仕途有望的一名地方官,却在年轻时早逝于赴任途中。父亲骤然离世,张氏母女在京城无依无靠,只得投奔叔父张尧佐。张尧佐性格尚算温和,但他的妻子却性情刻薄泼辣,对孤儿寡母颇多讥讽。张氏自幼性格倔强,受不了频繁的冷言冷语,甚至当场顶撞,声称终有一日要让这家人对自己俯首称臣。激怒的叔母最终将她们赶出家门。 无奈之下,母亲曹氏带她投靠齐国大长公主府,以舞姬身份谋生。母亲不久便病逝,孤苦无依的她幸得齐国大长公主照拂,又由宫女贾氏抚养成人。贾氏视她如己出,她也深情称贾氏为“贾婆婆”。童年与少女时代,她几乎都生活在他人的冷眼与摆布之下,唯有贾婆婆给予她真正的温暖。 张氏天资聪颖,舞姿更是出众。贾婆婆常说,她在宫中多年,未曾见过舞技能与张氏相媲美之人。一次宫宴上,她倾情一舞,惊艳全场,宛若仙子临凡。宋仁宗被深深吸引,当场不顾众人眼色,将她收进后宫,首日便封为清河郡君。 康定元年(1040),她为仁宗生下皇三女安寿公主,当年十月又被晋封为才人。可惜小公主体弱,册封五日便夭折。宋仁宗悲痛不已,竟然为此辍朝两日。张氏痛失爱女,悲恸欲绝,幸而仁宗百般安慰才逐渐走出。仁宗更借机大幅追封她已逝父祖:父亲张尧封由从八品直升秘书监,曾祖、祖父、外祖也一一被加官晋爵,可见其宠爱之深。

然而,命运似乎与她开了玩笑。她接连生下的几位公主——邓国公主、镇国公主、唐国公主都相继夭折。纵使如此,宋仁宗的宠爱从未动摇,甚至爱屋及乌,将她的叔父张尧佐破格提拔为天章阁待制、河东转运使,毫不顾忌大臣的反对。张尧卿也因她之故获赠官职。她甚至开始插手朝政,试图推动叔父为宣徽使。仁宗虽一度答应,但在朝堂上被包拯当众呵斥,只得收回旨意。事后仁宗虽斥责了她一句,但这在漫长宠爱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张氏并非不记恨当年的遭遇,只是贾婆婆劝她:“后宫宠爱需要与权势并重。”在这种理念下,她逐渐接受并利用家族来巩固地位。

至和元年(1054),年仅三十一岁的张贵妃病逝。仁宗悲恸欲绝,不顾满朝反对与曹皇后的颜面,执意追封她为温成皇后。次年六月,他又追封其父张尧封为清河郡王,母亲曹氏为齐国夫人。叔父张尧佐死后,亦获赠太师之尊。 仁宗一生有三位皇后:被废的郭皇后、正宫曹皇后,以及死后被追封的温成皇后张贵妃。张贵妃是宋朝历史上唯一能与皇后并存的“死后皇后”,这种殊荣足以说明她的非凡地位。 她为何如此受宠?原因在于,她与宫中循规蹈矩的妇人不同。宋代妇德强调循礼守规,宫廷女子个个谨小慎微,哪怕是曹皇后这样出身武将世家,入宫后也只能守着制度,显得沉闷刻板。仁宗婚姻虽多,却难得真心契合。张贵妃的出现,如一阵清风,她明艳活泼、敢爱敢恨、洒脱任性,与宫廷氛围格格不入,却恰恰击中了仁宗心底的渴望。于是,她被捧在手心十余年,宠冠六宫,最终在死后仍被铭记为温成皇后。 一个舞女,如何能在历史中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答案正是:她用真实的性格与非凡的才情,打破了皇宫沉闷的桎梏,成为宋仁宗生命中最难以割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