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韩庚“20年之约”演唱会翻车!粉丝淋雨站泥地舞姿被嘲像广播体操

发布时间:2025-09-25 19:29:52  浏览量:1

泥泞的场地、淋雨的粉丝、发福的身材和喘气的表演,韩庚精心策划的二十年情怀盛宴,最终变成了一场全网群嘲的“割韭菜”闹剧。

2025年9月13日,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41岁的韩庚以直升机空降的方式亮相舞台,试图重现20年前的辉煌时刻。这场名为“如约”的演唱会,本应是他与粉丝之间长达二十年青春的浪漫约定。

然而天公不作美,大雨让露天场地瞬间变成泥沼,粉丝们需先乘坐地铁再换乘一小时大巴才能到达现场,许多人刚到就已经浑身湿透。

01 泥泞中的“盛宴”

这场演唱会的选址问题首先引发粉丝不满。场地选在北京昌平的一处户外城堡区域,从市中心过去打车就要1个多小时。

对于韩庚的核心粉丝群体——大多已年过三十的成年人来说,这样的长途跋涉已经相当吃力。

更令人失望的是,现场只有留给亲友团的二层区域设有遮雨棚,绝大多数普通观众只能在大雨中淋雨观看全程。一位来自上海的粉丝吐槽:“花了1499元买的票,结果在泥地里站了三个小时,鞋子陷进泥里拔都拔不出来。”

散场时更没有工作人员进行任何引导,几百人摸黑在泥地里找出口。这场被宣传为“回馈粉丝”的演唱会,最终被许多人视为“虐待粉丝”的现场。

02 力不从心的表演

韩庚的表演状态同样令人失望。当他开口演唱成名曲《My Logo》时,第一声就破了音。

在表演《小丑面具》时,韩庚试图做出帅气表情,却因面部肌肉僵硬显得滑稽;有观众犀利评论:“看他表演就像看我爸在公司年会上表演节目”。

身材方面更是一言难尽。尽管官方称韩庚为演唱会进行了专门的瘦身训练,但现场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宽松的演出服也难掩臃肿感。不少粉丝感慨“岁月真是把杀猪刀”。

伴舞的表现甚至比韩庚更加抢眼。现场观众指出,韩庚舞步迟缓,动作明显跟不上伴舞,旁边的伴舞比他显眼许多。

03 从顶流偶像到演员

韩庚曾是中国第一代偶像艺人,占据无数90后的青春时光。他出身中央民族大学,有舞蹈功底,主修民族舞,辅修芭蕾和武术。

为了进入SM公司,他通过了3000:1的激烈选拔,从哈尔滨飞到北京,再辗转去韩国接受练习生训练。

在韩国的日子里,他日均练舞十六小时起步,有时连骨裂都不知道,只当是肌肉拉伤。

2005年出道后,他成了Super Junior中唯一的中国面孔,也是第一位站在韩国音乐节目舞台上的中国男艺人。

但即使在组合中人气极高,他却常年被边缘化:拍戏资源被公司压下、代言机会被强行加人、就连母亲来演唱会也只能坐角落。

2009年,韩庚选择与SM解约,回国发展从零开始。也就是那时候,粉丝们送上了一段名为《约定》的应援视频,视频中有一句诗——“二十年后,我依然坐在台下,为你鼓掌”。

04 转型成功的演员

回国后,韩庚逐渐转型为演员,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主演的《前任3》票房爆棚,演艺成绩稳中有升。

在《万物生长》里,为演醉酒戏,他一夜没睡去捕捉角色的情绪;拍《传家》期间,他甚至连衣服都不脱就钻进被子睡觉,肩膀上至今还留着那时的印记。

2025年,他在悬疑剧《借命而生》中扮演逃犯徐文国,彻底撕掉偶像标签。剧中,他满脸疤痕纵横、佝偻跛脚,全然不见昔日韩团门面的影子。

他为这个角色增重15斤,学习机械技术,甚至为角色设计跛脚走路的细节。这种敬业精神与演唱会上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05 失败的情怀营销

演唱会后,负面评价如潮水般涌来,“韩庚演唱会翻车”、“20年之约成割韭菜现场”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网友们涌入韩庚的社交账号评论区,指责这场演唱会“没诚意”“消费情怀”。

面对粉丝的负面吐槽,韩庚和他的团队从头到尾装聋作哑,连句解释或道歉都没有。这种沉默进一步加剧了粉丝的不满情绪。

从商业层面来说,韩庚的演唱会是一次“错位营销”的典型案例。一边是出道20周年的情怀牌,一边是站票500元起的高票价;一边是“答谢粉丝”的诚意人设,一边是“没座位、没雨棚、没保障”的糟糕体验。

反观周杰伦等歌手的演唱会,提前准备应急雨具,设置充足避雨区,工作人员随时响应需求。

哪怕票价不低,粉丝也觉得“花得值”,因为能感受到被尊重。

韩庚团队要是连基本的服务都做不好,还躲着不回应,迟早会耗光粉丝的信任。演艺圈的情怀,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脆弱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