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让每个梦想都有绽放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26 07:12:50  浏览量:2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李国平

昨晚,在秀洲区文化馆的舞蹈排练厅内,学员们随着节奏投入地学习当下流行的抖音热舞,课堂氛围轻松活跃;隔壁教室,杨氏太极拳的学员们则在老师的指导下,沉浸于传统太极的刚柔并济之中。这是“禾你学艺·我的艺术梦”市民艺术课堂的寻常一日,也是秀洲区持续深化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秀洲区围绕“文化强区”目标,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为引领,在服务供给、艺术普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更精准、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今在秀洲,享受文化浸润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闲暇选择,一股文化热潮悄然兴起。

织密网络

文化阵地触手可及

走进位于王江泾镇古塘村的开森部落阅读驿站,书香与咖啡香萦绕,静谧的阅读区与创意文创展示区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是提供旅游咨询和休憩的站点,更以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成为亲子家庭探索自然与知识的温馨港湾。“孩子在这里看书,我喝杯咖啡放松,非常惬意。”市民周红说。

像这样的特色阅读空间,秀洲区今年已建成5处。通过“图书馆+”与“+图书馆”的创新模式,阅读服务被巧妙嵌入社区、商圈、景区等城市公共空间,让市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乐趣。

近年来,秀洲区将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持续优化布局。文化驿站、企业文化分馆、礼堂书屋等新型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构建起覆盖全域、便捷高效的文化阵地网络。目前,全区已建成包含“六馆一厅”的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形成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均衡布局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一级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100%,图书馆、文化馆均实现100%一级馆目标。同时,建成136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及12个城市书房、5个文化驿站、4家乡村博物馆、54个礼堂书屋、12个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

品牌引领

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阵地建成后,如何让优质文化资源精准直达百姓?秀洲区的答案是:让群众既成为文化的受益者,更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9月21日,江南摩尔“浙BA·秀超级夜”嘉年华的文艺赋美舞台上,怀旧金曲专场点燃了夜晚的热情,引发观众共鸣。自2022年文艺赋美工程实施以来,秀洲区整合全区资源,通过高频次、小规模、沉浸式的文艺展演与普及活动,打造“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动艺术融入日常,助力精神共富。今年初以来,此类演出已举办近百场。同时,全区开展送戏、送展览、送讲座下乡活动800余场,乡村美术馆推出“当代水墨名家进乡村”等项目,让优质资源持续下沉基层。

在“送文化”的同时,更注重“种文化”。秀洲区开展的“我的艺术梦”“百千万工程”等公益培训,涵盖30余个艺术门类、80多个班次,惠及群众近2万人次。此外,通过文化“三员”培训、农民画骨干培训等,不断加强基层文化人才与团队建设。

“绘美秀洲”“唱响秀洲”“舞动秀洲”“风采秀洲”四大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深耕,有效激发了全民艺术热情。“这个舞台不看资历,只看实力,让普通人的艺术梦想闪闪发光。”在“舞动秀洲”第六届群众舞蹈大赛上,王江泾镇文化下派员卜玉华透露,其团队从创作到编排历时三个多月,参演者均为基层文艺爱好者。

精品迭出

彰显地域文化魅力

在推动艺术普及的同时,秀洲区积极引进和打造高品质文化项目,构筑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高地。

农民画是秀洲文化的“金名片”,今年4月迎来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周暨双年展”,汇聚了全国民间绘画的顶尖力量。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研究院的落户,进一步巩固了秀洲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全国名家交流,让我获益匪浅。”秀洲农民画画家张雪琴感叹高规格平台带来的提升。在“引进来”的同时,秀洲也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农民画不仅亮相央视“我的‘村晚’我的年”小年接力直播活动,今年更赴罗马尼亚、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巡展,传递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连续四年承办“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这是秀洲引进高品质文化资源的又一亮点。今年7月,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嘉兴分会场活动如期举行,《西游记》《马兰花》等精品剧目轮番上演,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尽享戏剧魅力。

此外,秀洲区持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区文化馆等单位创排的少儿舞蹈《猎》摘得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展演最高奖“小荷之星”,为嘉兴市唯一;原创舞蹈《门里门外》入围全国群星奖复赛;古筝、越剧等也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

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文化惠民已不再是单向输送,而是沃土与繁花相互滋养的生态。每一个平凡的梦想都有绽放的舞台,秀洲正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书写着新时代文化繁荣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