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早已不是从前的龙华
发布时间:2025-09-26 17:27:55 浏览量:1
风从龙华来,潮涌大湾区。
回望“十四五”,解码新龙华,外界看到的是,一座新兴城区以数字化战略为引擎,带动辖区经济社会全方位转型,从而实现后发快进、逆势争先,达成自身现代化进程的骐骥一跃。
基于此,“解码龙华‘十四五’”系列今起推出,从产业突围、民生突进、城区升维、改革破局四个维度解读龙华五年蝶变之路,以期为更多新兴城区加速迈步现代化提供借鉴。(第一篇回顾)
今天是第二篇,一起来看看。
日前,全球顶级IP夜游项目——“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体验”项目正式官宣其中国首站深圳龙华的开园时间,一时间,“深圳龙华”成为国内外文旅圈的高频词汇。
国际超级IP《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落地
放在五年前,国际顶流文旅IP空降龙华,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彼时的龙华,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奋进,发展可圈可点,短板也同样鲜明:南北发展不均衡,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化解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等,特别是高品质文体设施“一馆难求”,更遑论顶流IP的青睐。
然而,不过五载时光,曾经的“工业大区”龙华已然变了模样。
2020年,恰逢“十四五”前夕,深圳市决策层赋予龙华“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全新定位,寄望其打造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
晨曦中的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大气磅礴,安详宁静。
锚定“都市核心”定位,对标全球标杆城市,龙华“十四五”开启全新的城区升维奋进之旅。
在“人、城、产”理念的牵引下,龙华区以重点片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城区品质快速迭代,以“数脑”驱动科学、有序、温暖的现代化数“治”新范式加速形成,聚焦到“人”推动人才服务与创新生态融合共振、城市发展与人才筑梦双向奔赴。
如今的龙华,城市功能更加完备、社会治理更加智慧、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宜居宜业可触可感,其城市发展品质迭代、能级跃迁的“龙华路径”正在为更多新兴城区所关注、借鉴。
“人城产融合”引领
重点片区建设牵引品质迭代焕新
龙华区以全球标杆城市为参照,颠覆传统的“产、城、人”城市发展逻辑,将“人”置于城市发展的C位,明确提出“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实现“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而在实践层面,龙华区创新性地提出了以“重点片区”建设承载“人、城、产”融合发展理念的思路,依据辖区不同板块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划分出七大重点片区,总面积104.62平方公里,占据龙华全域60%的面积。
梅林关片区
其中,梅林关片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总部经济、专业服务三大产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数字经济创新港;
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规划打造为世界级国际“城市会客厅”和现代化城区标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等现代服务业;
龙华超级商圈规划打造全国级商圈、未来消费体验中心,重点发展智慧零售、科技体验、数字消费等新兴业态;
观澜文化小镇深化文体旅商融合,以文兴旅、以旅传文,打造深圳北部“微度假、文体旅、近郊游”目的地;
鹭湖中心城打造辐射深莞中部地区的北部新中心,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网络与通信以及智能终端、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产业;
九龙山数字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造中心和生态科技城,重点发展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
大浪时尚小镇建设世界知名时尚中心,重点发展以服装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时尚产业。
“从‘人口的规模扩张’向‘人才梯队化建构’转型,从‘功能修补’向‘全面品质化建设’跃升,从‘制造大区’向‘二三产联动发展’跨越”,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负责人如此阐释“人城产”融合理念在重点片区建设中的执行规则。
大浪时尚小镇夜景。
以时光为经,以龙华七大重点片区为纬,打量龙华区“十四五”以来的教科文卫产重大项目,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清单:
位于龙华超级商圈、经过三年半建设收官的龙华文体中心,拥有超10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集高端赛事、演艺活动、商业展览于一体。
龙华文体中心
位于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的深圳图书馆北馆与深圳美术馆(新馆)一开馆便惊艳四座:前者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地下全自动智能书库,也是全国首创的超深埋藏式立体书库;后者则被称为“艺术控必去的治愈天堂”。
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新馆)
仔细盘点,“十四五”以来,龙华七大重点片区累计建成教科文卫产各类项目168个。随着更多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七大片区将持续上演龙华城区的品质变革,而龙华区“都市核心”的定位,亦不断演绎着更加动人的蝶变升级故事。
“数脑”驱动
高密度城区治理范式“精智”升维
2020年,龙华区开启“数字治理”探索,将“数字治理”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按照“融通、集成、协同、再造”工作思路,着力探索构建科学、有序、温暖的现代化数“治”新范式。
龙华区以探地雷达探测地面塌陷风险。
其一,数据治理筑基。龙华区打破部门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职能、业务的融通与系统集成,着力打造“数字大脑”,搭建了包括数字底座、分拨平台和服务前端的“数云网端”一体融合结构。其中,作为基础支撑的数字底座,按统一的标准融通集成全量信息,汇聚市、区两级超56亿条业务数据,建立统一人、房、法、事件为基础的块数据体系,形成强大的算力基础。
其二,数字化平台破题。聚焦平安建设、民生诉求服务等关键领域,并紧密结合区情实际,龙华区重点建设矛盾纠纷化解、民生诉求办理、社区工作智能平台等五大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网统管、精准高效”。其中,着眼于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源头治理,龙华区贯通线上线下,打造“多调联动·精智解纷”数字化平台。2023年,“多调联动·精智解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聚焦数字治理解放人力,龙华区开发社区工作智能管理平台,引入系统集成、一站通办、RPA智能填报机器人等数字工具,通过少项目投入、零代码建设、自搭建场景为社区提供百搭工作箱,“即配即用”搭载创新应用,为基层治理赋能、减负、增效。
龙华区社区工作管理平台
其三,“百应用”落地。龙华区鼓励各街道、各部门揭榜试点,从群众角度看待数字化建设需求,从人口高密度城区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创新,累计发布近百个智慧应用场景,推动龙华的社会治理走向更加精细、温暖、便捷。
围绕公共服务普惠均等与一流营商环境构建,龙华区推行“免申即享”改革,通过数据共享、协同审核、主动告知,实现企业和群众无需申请即可享受政策福利。截至目前,共推出138项惠企利民补贴事项,兑现政策红利超20.9亿元,惠及85.8万企业和群众,实现四个“全省之最”(事项覆盖范围全省最广、事项数量全省最多、补贴金额全省最大、受惠人数全省最多)。
“免申即享”成果展示
五载疾进,花开有声。通过精准的“数据反哺”,龙华区正以最广泛的连接、最精准的算法、最立体的应用,为城市运行、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赋能增效,社会治理加速向“精准、智慧”升维。
城与才“相融相促”
人才服务与创新生态融合共振
“十四五”以来,与城区品质迭代、治理升维同步推进,龙华区人才工作从理念、政策到平台、服务不断迭代,特别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推动人才发展体系与创新生态体系融合并进,以最优的人才服务、完备的创新生态引才、聚才、留才。
一方面,以人才政策创新迭代为中枢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2021年11月,龙华区一揽子出台“1+10”龙舞华章人才政策体系,纵向覆盖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博士博士后、优秀青年等群体,横向涵盖教育、卫健、文体、社工、技能等领域,形成覆盖人才金字塔“塔尖”“塔腰”“塔基”的全方位政策体系。
特别是“龙舞华章”系列政策在人才认定、评价、培养等六大领域大胆革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率先制定数字经济人才认定标准,率先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举荐制,率先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经济贡献为导向的多维人才评价模式,率先实施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率先落地社工人才扶持配套政策,率先探索深港教育人才互认共用模式。
就在今年7月,“龙舞华章”人才系列政策迎来全新升级,形成“1+11+N”体系,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共11个专项政策,在覆盖面、制度延续性、灵活性以及支持力度方面凸显“六个更加”新优势: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产才融合更加深入、人才培育更加重视、创新氛围更加浓厚、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人才服务更有温度。以产才融合为例,新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制定S、A、B、C四类人才认定标准,人才奖励最高达300万元。
另一方面,力抓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以卓越创新生态聚才。
“十四五”以来,龙华区高等院校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创新载体3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8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3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2940家,形成了“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梧桐萋萋,有凤来栖!龙华区进一步创新施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人才发展体系与创新生态融合共振,实现“1+1>2”的发展倍增效应。
“卓越工程师”计划便是典型案例。龙华区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共同构建“2+3+6”联合培养体系,以提升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牵引”的“政研企”三个培养主体,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共同遴选培养对象、共同建设实验环境和基地、共同确立研究课题、共同攻克关键技术、共同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六个共同举措”,定向培养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卓越工程师。目前已招收华为、中兴等重点企业定制培养班及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510余名。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截至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0万,其中技能人才58万,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776人。辖区人才密度、创新浓度持续提升,人(才)、城(市)、产(业)融合速度加快,持续书写着人才集聚、城市发展与产业兴旺相向而行的恢宏篇章,龙华区“都市核心”辨识度愈加明晰。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南方日报(记者 吴永奎)
龙华重点区域中心 平安龙华
龙华区投资推广中心
编辑| 林玲责编| 吴乐思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