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兵艺 铸军魂,来看这个支队的“一队一品”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25-09-28 19:20:00 浏览量:1
当快板遇见战歌
当武术融入训练
当腰鼓敲响军营
当清脆的竹竿碰撞声
与官兵矫健的舞步相和鸣……
在武警怀化支队
“一队一品”特色文化活动
正蓬勃开展
一、 舞台下: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以前觉得唱军歌就像喊口号
现在才发现
合唱里有和声之美,有战友之情”
战士小李是所属大队合唱团的骨干成员
合唱团每周都会聚在一起训练
在前不久支队文艺汇演中
他们将部队歌曲与流行歌曲融合改编
节目大放异彩,现场掌声如潮
小李坦言,排练很辛苦
从兴趣小组的组建、训练计划的制定
到节目的编排、道具的制作
“看不见的地方”流下了更多汗水
但站在聚光灯下
与战友们用作品表达
忠诚与热血的那一刻
他们说,“所有的汗水都值了”
二、 舞台上:从“复制粘贴”到“各有绝活”
“一队一品”,贵在“特”
不是刻意追求特立独行
而是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
持续挖掘驻地文化资源
与官兵特长的一个体现
让每个“品”都烙上鲜明的特色标签
“战鹰合唱团”(合唱)
特色在“融”与“创”
除了演唱传统军歌
他们大胆尝试情景合唱剧形式
今年编排的《一路忠诚》
在支队比赛中斩获银奖
新颖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竹声快板”快板班(快板)
特色在“响”与“亮”
战士们拿着自制的快板
对着网上的视频自学
从打板节奏学起
如今除了能演绎《劫刑车》等经典段子
还可以根据想法自主创作
班长小李说:“训练间隙休息时,
打一段快板,大家的精神更抖擞了!”
“砺刃”武术队(武术)
特色在“武”与“战”的结合
并非单纯表演套路,而是
将擒敌术、格斗基本功融入武术表演
一套融合了盾牌术、应急棍法
的《精武雄风》虎虎生威
成为支队军营开放日的“招牌菜”
“丝路情”葫芦丝队(葫芦丝)
特色在“民族风”与“兵味”的碰撞
10名成员中,7人是少数民族
他们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柔美
与《当兵的人》的豪迈巧妙连接
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
团队成立仅一年
已有5人从“小白”变“高手”
“南岭雄风”南棍队(南棍)
特色在“硬”与“实”
南棍技法源于战士们家乡的民间武术
战士们拿来就用,创作了一套
结合了训练动作的南棍操
既有传统武术韵味
又极具实战应用价值
成为该中队独特的训练“热身操”
“祥龙瑞鼓”舞龙队(舞龙)
特色在“势”与“合”
一条12米长的“巨龙”
由10名战士操控
讲究的是步调一致、配合无间
在文艺汇演中
他们的“金龙穿云”表演技惊四座
获得“最佳团队协作奖”
队长说
“舞龙,舞的是士气,练的是团结!”
“雷霆战鼓”安塞腰鼓队(安塞腰鼓)
特色在“燃”与“动”
引入陕北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
结合军营的阳刚之气
12名战士身系红绸
鼓槌翻飞,鼓声震天
激昂的节奏极具感染力,
成为大型集会、比武竞赛
开场助威的“气氛担当”
“跃动军营”竹竿舞队(侗族竹竿舞)
特色在“融”与“乐”
“趣”中练“协调”
这是最具驻地民族风情的项目!
支队邀请侗寨非遗传承人担任顾问
精选10名节奏感强
反应敏捷的官兵组成竹竿舞队
官兵随着音乐和鼓点的节奏
在交叉的竹竿中跳跃
人、竿、声、舞四者有机结合
构成了一幅欢乐的画面
三、 成长看得见:文化育人结硕果
“一队一品”的“实”
不仅体现在活动本身
更深刻烙印在官兵的成长变化中
“精气神”更足了、“凝聚力”更强了
“荣誉感”更浓了、“兴趣圈”更广了
丰富多彩的活动
有效缓解了官兵压力
拓展了兴趣空间
快板班、葫芦丝队
尤其是充满欢乐的竹竿舞队
吸引了不少性格内向的战士
为他们打开了
展示自我、融入集体的窗口
传统民族文化
与军营文化交融碰撞
个人特长与集体荣誉交相辉映
未来,这片沃土必将孕育出
更多独具魅力、充满兵味的文化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