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健康!舞钢校园行动背后,社会心理服务师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25-09-30 09:38:08 浏览量:2
一、舞钢校园心理活动:不止是游戏,更是情绪 “急救包”
9 月底,舞钢市卫生健康委携手市人民医院,走进当地第六小学开展了一场特别的 “积极情绪培育” 团体活动。不同于传统课堂,心理咨询师李苹瑕团队用 “抓手指” 的互动游戏拉近距离,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放松;再通过 “心情五瓣花” 绘画,引导孩子把看不见的情绪变成具象的色彩;最后针对性讲解情绪管理方法,帮孩子们搞懂情绪的意义,还搭建了互相交流情绪的平台。这场活动不是 “走过场”,而是精准对接了当下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现在不少孩子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困惑,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和疏导情绪,长期积压容易引发焦虑、自卑等问题。舞钢的这次活动,就像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个情绪 “急救包”,让他们从小学会和情绪相处,这也是校园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一步。
二、为何心理健康服务成 “必需品”?原因与影响藏在细节里
之所以要开展这样的校园心理活动,核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大家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不是 “没病就好”,而是像吃饭、睡觉一样,需要日常呵护。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早干预、早疏导,能帮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未来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从影响来看,对孩子而言,学会情绪管理能减少学习焦虑,改善人际关系,更自信地成长;对学校来说,这类活动丰富了校园心理服务,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地;对社会而言,这是在为全民心理健康打基础,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说到底,关注心理健康,就是在守护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政策加持下,社会心理服务师成新兴刚需职业
随着心理健康需求增长,“社会心理服务师” 这个新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还得到了多项政策的 “撑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早就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列为重点;2023 年的健康中国行动工作要点,更是明确要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更多场景;人社部的 “技能照亮前程” 培训行动、教育部的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双千” 计划,也在为这个职业的人才培养铺路。
之所以说它是 “刚需”,是因为现在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缺口很大。不管是校园里的心理辅导、企业的员工心理服务(EAP),还是社区的心理疏导,都需要专业人才。社会心理服务师能填补这些缺口,为不同人群提供科学的心理支持,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
四、想入行?社会心理服务师考试信息全梳理
如果你对这个职业感兴趣,或者想提升自己的心理服务能力,不妨了解下社会心理服务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报名和考试都很便捷:
1、报名条件:高中及以上学历就能报,门槛不高;
2、考试科目:就考《社会心理服务基础》和《社会心理服务指南》,合为一套综合试卷,备考压力小;
3、考试方式:全国统一线上机考,不用跑考点,省时省力;
4、适用人群:不管是正在做心理咨询、教育、人力资源的从业者,还是想转行做心理服务的人,都能考;
5、报名方式:直接登录 “社会心理服务师考试网”自己报,不用找第三方机构,避免踩坑;
6、证书等级:分初级、中级、高级,能清晰体现能力水平;
7、考试分数:总分是综合评价分数加线上考试分数,通过后还能进入国聘心理基础人才库,找工作更有竞争力。
五、不止专业人士,普通人也该学点心理知识
其实,不止想入行的人需要关注,普通人学点心理知识也很有必要。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压力大、情绪差的时候,懂点心理知识能帮自己快速调节;看到家人朋友有情绪困扰,也能给出更科学的安慰,而不是只会说 “别难过”。心理问题从来不是 “矫情”,而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 “小感冒”。重视它、学习应对方法,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身边人负责。如果想系统学习,社会心理服务师的相关课程和考试,也能成为你提升自我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