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1.4万人试验出结果!舞蹈碾压药物与瑜伽,常规运动根本比不过

发布时间:2025-09-30 14:22:23  浏览量:1

1.4 万人参与的 218 项试验结果显示,缓解抑郁这件事,跳舞竟然比吃抗抑郁药、练瑜伽还管用。

就连散步、力量训练这些常规运动也被远远甩在后面。

在神经科学家眼里,那些挤满人的舞池,根本不是单纯寻欢作乐的场所,而是一场场能让人身心放松的团体疗愈现场。

贝斯节奏以每分钟 128 拍的频率奏响, 这样的场景,正是舞蹈疗愈力的常见载体。

舞蹈的疗愈作用早被祖先验证过。

几百年来,舞蹈从来不只是用来庆祝的工具,还承载着仪式意义和疗愈功能。

早在科学家们通过仪器追踪脑电波、测量神经递质之前,舞者们就已经能凭直觉感受到一起跳舞带来的力量。

直到 2024 年,《英国医学期刊》(The BMJ)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才用科学数据证实了这种直觉。

研究人员梳理了 218 项临床试验后发现,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舞蹈的效果远超散步、瑜伽、力量训练,甚至比标准抗抑郁药物还要显著。

不过这项研究里专门聚焦舞蹈的只有 15 项。

即便如此也足以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根据 2023 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超过 29% 的美国成年人在人生某一阶段会受抑郁症困扰,而对许多人来说,心理治疗要么费用高昂,要么难以获取。

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或许能提供一种罕见的解决方案:它既带来愉悦体验,成本又低,还早已融入人类社交联结的方式之中。

就像《舞蹈是最好的良药》一书的作者朱莉娅・F・克里斯滕森所说:“舞蹈是身体的语言,我们的大脑能读懂舞蹈时的肢体动作,就像理解一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那样自然。”

2025 年 8 月,国内某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联合一线城市 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 “舞蹈疗愈进社区” 试点活动。

参与活动的 52 名抑郁症状患者,年龄在 22 岁到 65 岁之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问题,其中 18 人此前还在服用抗抑郁药物。

每周组织 2 次活动,每次 1 小时,持续 8 周。

8 周后有 39 名参与者表示情绪明显好转,原本不想出门、不愿与人交流的人,开始主动和舞伴聊天,甚至会约着一起参加其他社区活动。

其中 12 名正在服药的患者,在医生评估后,逐渐减少了药物用量,没有出现明显不适。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对节奏敏感,而跳舞能调动整个神经系统。

因为跳舞时大脑会分泌多种让人心情变好的物质。

对旋律的期待会触发多巴胺释放,这种物质能带来愉悦感。

身体活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帮人减轻疼痛、缓解压力。

和他人一起跳舞则会提升催产素水平,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联结感。

研究表明这三种物质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情绪、增强社交联结,还能减轻压力。

克里斯滕森认为,正是这些元素的结合,让舞蹈和运动、瑜伽等其他锻炼形式不一样。

“比如在舞蹈运动疗法中,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缓解,其实和舞蹈的表达属性密切相关。

在临床试验中,这种效果能通过具体数据体现。

诺特尔指出:“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缓慢的拉伸动作,不是每周锻炼的次数,也不是项目持续的时长,人们舞动得越投入 —— 尤其是跟着音乐舞动时 —— 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就越明显。”

当节奏响起、舞池震动、陌生人的动作逐渐趋于一致时,研究人员观察到了 “脑间同步” 现象。

这指的是不同人之间大脑活动的同步性,在团体运动的脑电图研究中,经常能观察到这种情况。

克里斯滕森表示,与他人同步舞动会模糊 “自我” 与 “他人” 的界限,这能极大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联结。

2025 年 9 月初,国内某高校心理学系针对大学生群体做了一项小型研究。

研究选取了 40 名有轻度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每周参加 3 次、每次 40 分钟的团体舞蹈活动,另一组则每周进行 3 次、每次 40 分钟的慢跑。

4 周后,通过心理量表测评发现,参加团体舞蹈的 20 名学生中,有 16 名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下降,他们反馈在跳舞时能忘记烦恼,和同学一起跟着节奏摆动时,会觉得自己 “融入了集体,不再孤单”。

而慢跑组的 20 名学生中,只有 9 名抑郁情绪评分有所下降,部分学生表示慢跑时容易胡思乱想,很难集中注意力。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哪怕是最基础的身体活动,也可能变得很迟缓。

神经科学家观察到,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与姿态都会变得僵硬,有人把这种情况描述为 “身体情感词汇的丧失”。

而舞蹈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与自我重新联结的独特方式。

它能激活情绪、认知与感官通路,重新唤醒个体与自我、与外界的联结感。

要知道,抑郁症不只是影响情绪,还会改变我们与自身身体、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人类的大脑需要身边有其他人,才能保持精神与身体的健康,” 克里斯滕森说,“从进化角度看,要是大脑处于孤独状态,就会自动进入生存模式。”

此外,舞蹈还能提供言语治疗无法实现的效果:无需借助语言,就能处理情绪。

“舞蹈邀请人们去表达,不用把感受转化成文字,” 她说。

对许多人来说,这有着极强的疗愈力,也是言语治疗的绝佳补充。

这或许就能解释,为何临床试验中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不仅包括肢体动作,还必须是跟着音乐与他人共舞 —— 诺特尔认为,这可能正是舞蹈发挥疗效的关键。

在国内某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25 年 8 月推出了 “舞蹈辅助治疗” 项目,针对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开放。

跳舞治抑郁不是空谈,既有大规模试验数据支撑,也有不少实际案例佐证。

它不挑场地、门槛不高,还能让人在愉悦中改善情绪、联结他人。

如果你正被坏情绪困扰,不妨迈出舞动的第一步,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改变。

哪些运动能够缓解抑郁?《英国医学杂志》:多跳舞,上强度

原创2024-02-21 15:38·澎湃新闻

健康舞起来,身心齐康复|团体工娱治疗

发布时间: 2025-05-23 09:35  信息来源: 肥东县第三人民医院(肥东县精神卫生防治院)

抗抑郁、延缓衰老、改善睡眠……动起来!这6种运动方式好处多多

2025-03-30 16:34·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