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ロ号舰本式锅炉

发布时间:2025-10-01 11:10:42  浏览量:1

在“旧帝国海军“第一集”从正规航母到复员母舰“凤翔”号航空母舰”我遇到了“ロ号舰本式锅炉”,这是个什么型号的锅炉,咱们就通过这篇短文简单讲讲他的故事。

这是昭和15年(1940年)由舞鹤工厂制造的锅炉。现在锅炉的水管部分裸露,可见结构。据说与急设网舰“初鹰”型使用的锅炉几乎相同。

舰本式锅炉(ボイラー)

舰本式锅炉是指“由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制式化的锅炉”。早期有“イ号”,在其基础上改良的“ロ号”,以及小型化的“ハ号”“ホ号”。其中“ロ号锅炉”属于所谓的“三筒水管锅炉”类型。

在海军两术校的舰本式锅炉中,连接水桶(水鼓)和蒸汽桶(蒸汽鼓)的水管(即水受热后产生蒸汽的管子)是裸露的,但实际上通常是被外壳覆盖的。

强化型舰本式锅炉,可能为军舰增加+10闪避

第2术科学校的ロ号舰本式锅炉(ボイラ)

本校于昭和30年(1955年)4月取得了作为训练用锅炉的ロ号舰本式锅炉。但该锅炉是昭和15年(1940年)由舞鹤工厂制造的,并未使用,直至二战结束。之后锅炉在野外放置了整整10年,因此能够使用的仅有锅炉本体,而锅管及附属部件需要更换。唯一可用的本体部分(蒸汽鼓和水鼓)内部腐蚀严重,工作人员用钢丝刷打磨内壁,将点蚀部分进行堆焊修补,并用砂轮打磨完成。

经过这些处理后,这台可用的ロ号舰本式锅炉在昭和46年(1971年)9月之前,作为“1号锅炉”用于学生教育。(资料来源:《海上自卫队第2术科学校15年的历程》)

之后,这台旧“1号锅炉”的去向记录不详,但用于水管拆装实习的这台舰本式锅炉,推测就是旧“1号锅炉”。

那么,第2术科学校的ロ号舰本式锅炉为什么从昭和15年起就一直未使用呢?

这台锅炉的蒸汽鼓直径约为1200毫米,与战舰“长门”等所搭载的锅炉几乎相同,但蒸汽鼓本体长度约为2600毫米,仅为一般锅炉的一半左右。

ロ号舰本式锅炉的大小与舰船大小无关,即便是驱逐舰,也可能搭载比航空母舰更大的锅炉。(当然数量差异很大,例如航空母舰“苍龙”有8台锅炉,战舰“大和”有12台,而驱逐舰约3台。)例如驱逐舰“秋月”的图纸显示,其蒸汽鼓长度超过4米。

蒸汽鼓本体较短意味着深度较小,这通常与锅炉类型有关。推测这台锅炉并非重油专烧锅炉,而是像改装前的战舰“伊势”锅炉一样的煤油/重油混烧锅炉,因为投煤能力受限,锅炉深度不能太长。

昭和15年左右建造的鉴定资料显示,有急设网舰“初鹰型”的锅炉,其蒸汽鼓长度约为2600毫米,与第2术科学校的ロ号锅炉几乎一致。(传言说这台锅炉来自驱逐舰,但由于驱逐舰的ロ号锅炉更大,因此似乎是都市传说。)

“初鹰型”急设网舰在昭和14年至16年间建造了3艘舰(“初鹰”“苍鹰”“若鹰”),原计划再建一艘,但因战局恶化而中止。推测这台锅炉原计划用于该舰,但建造中止,且当时大型舰或驱逐舰使用的是重油专烧的ロ号锅炉,小型舰如海防舰丁型使用ホ号锅炉,因此没有舰船可搭载,最终未被使用直至战争结束。由于缺乏铭牌和来历记录,无法确切确认其来源。

※按照这种推测,“锅炉大致由舰船建造的工厂及民间造船所各自制造用于船舶的舰本式锅炉”(资料来源:《昭和造船史(第1卷)》日本造船学会编,1977年 原书房),则意味着负责建造驱逐舰的舞鹤工厂制造了原本由民间造船所制造的急设网舰锅炉,这似乎存在矛盾……(^^;)

锅炉管拆装实习装置

注:初鹰型急设网舰(はつたかがたきゅうせつもうかん)**是日本海军的一种敷设舰(急设网舰)。本型舰共有3艘同型舰。所谓急设网舰,其主要任务是快速布设防潜网,也就是所谓的“防潜网敷设舰”(net layer)。同时也考虑到了布设水雷的能力,因此在日本海军的舰艇类别与等级划分中,会将其与(水雷)敷设舰(mine layer)一并归类为“敷设舰”。因此从法令上,本型舰属于敷设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