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援助+条件,北方国家这套援助模式正退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01 11:59:27  浏览量:1

编者按:9月29日,由联合国驻华系统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维护多边主义、共促团结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纪念联合国成立8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周太东在“伙伴关系与发展融资——推动落实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FfD4)成果”专题讨论环节做了视频演讲,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最新观察。观察者网整理刊载,供各位读者参考。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今天给大家谈三个方面的观察:

第一,关于国际发展合作的总体判断;

第二,关于联合国第四次发展筹资大会的观察;

第三,我们刚从纽约回来,中方举办了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说一说全球发展倡议的进展情况。

关于国际发展合作的总体判断

今天我想说的是传统北方国家向南方提供援助并附加相关条件的主导模式会逐渐退出舞台,而且不可逆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新冠疫情也使各方更加关注全球卫生安全的相互依存性,和以前比如说以减贫、确保粮食安全等以发展中国家发展需求为主导的模式相比,更多的资源会投向全球性的挑战。

二、发达国家财政趋紧。在很多发达国家,国际发展合作项目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受到了一些争议。

三、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被日益视作为竞争者,而不是伙伴。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留意,哥伦比亚大学的亚当·图兹(Adam Tooze)发了一篇文章——《发展的终结》,核心的观点就是发展是具有政治性和地缘政治属性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可能会给其他国家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失。

《外交政策》于9月8日刊载了亚当·图兹的文章《发展的终结》

四、受援国能动性自主性增强的趋势。全球南方国家对援助国将自身的发展理念和优先序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批判也越来越多。

最后一个就是现在全球合作的信任不足,特别是对新冠疫苗的分配、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不同标准的看法,使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合作失去了信任。

在上述因素共同导致下,国际发展的合作框架出现了一些根本动摇,这也是思考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一些底层逻辑。未来个人认为将会出现五个趋势。

一、发展资金持续减少。美国关闭国际开发署,大幅削减援外预算,特别是不惜动用诉讼等手段削减了上一届政府经国会批准的预算。同时,减少援助资金的不光是美国,还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等等。最近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数字显示,发展援助2024年减少7%,2025年将进一步减少17%。

二、国家利益作为发展合作的优先动机会受到更广泛的承认,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将占据上风。

三、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与多重伙伴和不同规则打交道。合作将更加碎片化,会增加合作的成本。

四、从美国现在的援助趋势看,发达国家的援助会更多从多边转向双边,联合国机构、国际民间组织受到的影响将首当其冲。

五、全球南方会更加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方式有利于开展坦诚的对话和寻找共识,全球南方也将更加重视那些支持人力、物力、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合作。

对联合国第四次发展筹资大会的观察

这次会议吸引了8000多名参与者,举办了470多场边会。美国一开始对于决议草案提出了400多处修改意见,没有被接受后退出大会。

从一些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发言来看,各方关注重点并不相同。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发言中回顾了IMF自身的使命,但没有提及自身的改革;欧盟则是强调了欧盟作为最大援助方的作用,特别在其讲话里突出了发展中国家动员国内资源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的重要作用,还提到了“全球门户”计划(Global Gateway),但没有提及欧盟成员国援助资金的下降等问题;伊拉克和安哥拉分别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非洲强调了多边主义、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外部债务负担、地缘政治分裂对国际和全球发展合作带来的风险等挑战。

全球南方国家多认为现有多边体系的信任和合法性危机,主要源于代表性的缺失和决策权利体系的不平等,进而影响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资金可获得性,因此强调了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的必要性,部分代表提出希望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施类似于联合国的决策规则。

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于7月3日闭幕。 图自联合国官网

这次会议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针对如何防止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提出了在联合国建立借款国和贷款国政府间对话机制,希望将债务危机的磋商平台从IMF、世行和巴黎俱乐部转移到联合国平台。

第二,强调了统筹国内公共资源的动员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及能力支持。

第三,强调发挥多边开发银行和公共开发银行的作用。比如说提出了多边银行年度借贷3倍计划,开展系统性改革等等。

第四,气候融资方面确认了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行动资金,同时要求增加气候适应资金,尤其是针对最不发达国家,也突出了气候融资报告的透明度等问题。

第五,再次强调了特别提款权在发展融资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除成果文件之外,这次发展筹资大会还设立了行动平台,提出了130多个倡议或建议。比如说在贷款协议当中纳入自然灾害条件下暂停还款条件、创设债转枢纽(hub)、对超级富豪进行征税、设立借款国论坛,等等。

成果文件和边会对于官方发展援助(ODA)的讨论并不突出,这和我前面说到的判断也是相互佐证的。同样地,关于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侨汇的讨论也不是那么明显。

可以说,这次论坛不是终点,而是启动了很多必要的基于当前背景的改革。当然,改革能走到哪一步,需要拭目以待。

关于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情况

本次联大期间中方举办了全球发展高级别会议,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还发布了《全球发展倡议进展报告2025》。这份报告从凝聚发展优先的国际共识、完善合作机制、增加发展资源投入到开展务实合作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倡议4年来取得的合作进展。

李强总理则在讲话当中从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科技合作、推动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三个方面阐明了未来的有关合作倡议和重点方向。特别是总理在发言当中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在会场和之后都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这次会议受到各方积极参与,多国领导人和30多国部级官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会场座无虚席。总体而言,中国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这些倡议所体现的理念和具体实践成果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赏。私底下也有参会代表表示,当某个大国在指责联合国失序无效时,中方发出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团结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