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悬崖边起舞的玫瑰战士
发布时间:2025-10-01 16:21:42 浏览量:1
妈妈的眼中你在悬崖边起舞 却不知你是执剑的女战士。观看剧情后,对妈妈斥责黄亦玫的片段感受复杂,也见到有人不满,认为母亲形象被丑化。但我看到的并非丑化,而是声嘶力竭的剖白。这场争执里,委屈无措的是玫瑰,恐惧惊慌的是母亲。编剧呈现了一位母亲对女儿自以为是的、错误的、伤害性的保护。
妈妈爱玫瑰无可否认,她也相信女儿的品性道德——自己养育的孩子怎会不了解?从前后剧情可见,妈妈虽有严厉一面,却与女儿亲密无间,玫瑰也常向母亲撒娇……玫瑰的母亲并非网友所举例的、为面子伤害子女的父母(拥抱这样的孩子)。
看玫瑰如此美丽,便知妈妈年轻时大抵也是美人。不难想象母亲或许经历过相似的无理指责,她太清楚道德舆论如何压迫女性。因此听到关芝芝的控诉后,母亲如惊弓之鸟,应激至口不择言。
在母亲心里,以她的经验判断,此类事件中女性的清白并不最重要,关键在于一旦被盯上,流言蜚语必将对女性施以刑罚。纵使此次关芝芝事件能妥善解决,往后又当如何?
母亲认为若玫瑰不遵从社会舆论对女性的规训,终将吃亏,却忽略了这种服从本身亦是对自我、对女儿的压迫。但本质上,这是母亲的过错吗?这是在展现母亲的恶吗?
——并非如此
为何父亲在此事上处理得更客观妥当?因为作为男性,他天然不会陷入此类舆论困境,从未体会这种恐惧,故在认知开阔后,能从容依循本心,摒弃糟粕压迫,成为具体且开明的男性。
但母亲不同。纵使同为清华教授,接受过先进教育,纵使许多思想未必保守,她仍是战战兢兢立于偏颇道德审判下的女性。恐惧压垮了她,她害怕女儿陷入被审判的境地,正如曾畏惧自己百口莫辩。
于是她抢先审判女儿,自认不会真正伤害孩子,却忽略了亲人的对立对女儿亦是重击。她以为抢先于刽子手的判决是种警示,以为自己的审判能示范正确先例:看吧,此类事件无人会信女性,故听我劝,莫要对抗畸形的体系化困境,你只会成为牺牲品。学会低头,远离源头,方能自保。
母亲被不公的舆论偏见束缚了本应自由的思想。故而站在她的立场,错误地伤害了女儿,而这何尝不是对自身的伤害。她真正怀疑的并非女儿的品格,而是女儿对抗不公的决心与能力,这才是她应激愤怒的根源。
“曾有无数女性在此殒命,你初生牛犊不畏虎,不知利害,我岂能容你如此大胆,岂能眼见你在悬崖起舞,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母亲眼中女儿在悬崖边起舞,实则女儿心里自己是无畏的战士。这份无畏非因无知,而是源于强大自我赋予的力量。母亲终将明白这朵玫瑰不仅怀有馥郁芬芳,更生着锐利坚韧的尖刺,捍卫自我、公平与自由。